双川发何许,源远难寻度。
宛入郡城南,并持归大壑。
桂林与象郡,西望遥参错。
溟海环其东,岛夷兼附薄。
要冲扼两广,机䒷旋把握。
中丞建羽旗,元帅张油幕。
剧贼累猖獗,笑谈成掎角。
真分当宁忧,岂直增锁钥。
兵家据形便,国计专委托。
赫赫观军容,沦胥丧河朔。
因循昧殷鉴,何日当改作。
非职敢抗言,临风凭高阁。
双川发何许,源远难寻度。
宛入郡城南,并持归大壑。
桂林与象郡,西望遥参错。
溟海环其东,岛夷兼附薄。
要冲扼两广,机䒷旋把握。
中丞建羽旗,元帅张油幕。
剧贼累猖獗,笑谈成掎角。
真分当宁忧,岂直增锁钥。
兵家据形便,国计专委托。
赫赫观军容,沦胥丧河朔。
因循昧殷鉴,何日当改作。
非职敢抗言,临风凭高阁。
这首明代张吉的《登梧州玉皇阁》描绘了梧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军事战略价值。首句“双川发何许,源远难寻度”暗示了河流源头的深远和难以追踪,引出梧州作为交通要道的地位。接下来,“宛入郡城南,并持归大壑”形象地描述了河流汇入城市的情景,象征着梧州连接内外的交通枢纽作用。
诗中提到的“桂林与象郡,西望遥参错”,展现了周边地区的地理风貌,而“溟海环其东,岛夷兼附薄”则强调了梧州临近大海,周围有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突出了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诗人接着写到“要冲扼两广,机䒷旋把握”,直接点明梧州是控制广东广西的关键之地,军事部署严密。
“中丞建羽旗,元帅张油幕”描绘了军事指挥官的威严气象,而“剧贼累猖獗,笑谈成掎角”则反映出在将领们的巧妙策略下,敌人虽嚣张但已无法得逞。诗人感慨“真分当宁忧,岂直增锁钥”,意味着梧州的军事防御不仅是固守,更是对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
最后,“兵家据形便,国计专委托”表达了国家对梧州军事部署的高度信任,而“赫赫观军容,沦胥丧河朔”则以强烈的对比,揭示了战争胜利的辉煌景象。然而,诗人也忧虑“因循昧殷鉴,何日当改作”,批评了沿袭旧习而不知变革的问题,表达了对改革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梧州的地理位置、军事战略和历史变迁,既赞美了其军事价值,又寓含了对时局的反思,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恁纤纤、两头兜起,芳心收束无限。
吴侬错认瓢儿菜,怎把冰绡轻换。君试看。
看洛浦、瑶姬罗袜凌波飐。莲娃手软。
是底处携来,并刀似雪,劈破八蚕茧。
堪怜处,一约冰丝宛转。鸳鸯湖上常见。
莲房露冷从伊坠,祇觉粉深红浅。分两瓣。
算一瓣侬心,一瓣如卿面。香薰不断。
似双合柔荑,佛前祷告,莫逐绮霞散。
黄昏庭院,轻寒帘幕,低花小几纤瓶。
衾冷玉鹅,香焦宝鸭,绵宵漏板无声。栏外雨冥冥。
料炉灰和梦,多半零星。
珠箔飘灯,照人心眼是疏棂。无言懒炙银筝。
怕弦凄调促,月暗花醒。
春事水流,年光箭短,禁他百样飘零。曲槛那时凭。
记屧廊西畔,立尽残更。
不听啼鹃,也应无睡到天明。
晚烟无极,乱山围郭,登眺长记儿时。
楼名多景,江涵残照,迁客是处留题。
自童年去国,■■■、谁异同归。
萦怀处,想前史,风流人物襟期。
朱家船、看漫张尺幅,云蒸纸素淋漓。
苔攒千树,风来疑动,江山愈感雄奇。
问蕲王战鼓,争便似、芒角星旗。
想君更写新图,扫空万古遗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