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曾瞻穆穆光,贤良犹抱汉文章。
江山不隔梦千里,鸿雁欲归书数行。
蝇变岂能分白黑,木灾初未有青黄。
逡巡岁晚成何事,捧腹看傩驱不祥。
博士曾瞻穆穆光,贤良犹抱汉文章。
江山不隔梦千里,鸿雁欲归书数行。
蝇变岂能分白黑,木灾初未有青黄。
逡巡岁晚成何事,捧腹看傩驱不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寄仲弥性祝子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古典文学的崇尚。
“博士曾瞻穆穆光,贤良犹抱汉文章。”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学问渊博之士的敬仰,以及对汉代文化遗产的珍视。博士指的是学识渊博的人物,曾瞻穆穆光可能是形容其学问深厚而又光辉照人的样子;贤良则是品德高尚的人,抱汉文章意味着他们依然坚守着汉代的文化和文学。
“江山不隔梦千里,鸿雁欲归书数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越时空的思念之情。尽管山水相隔,但在梦中可以跨越千里;而鸿雁则是传递信息的象征,想要通过书信与远方的友人交流。
“蝇变岂能分白黑,木灾初未有青黄。”
这里诗人用了两个比喻来表达一种不能轻易区分或判断事物的复杂性。蝇是小虫,变指变化,分白黑则是不易辨别善恶;木灾可能指的是树木遭受天灾,而初未有青黄则是形容事态还不明显。
“逡巡岁晚成何事,捧腹看傩驱不祥。”
这两句诗人反映了对岁月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逡巡岁晚可能是在描述年华渐老,而成何事则是对一生所做所为的反思;捧腹看傩(傩,古代的一种占卜工具)驱不祥,则是表达了通过占卜来预测吉凶的心态。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怀旧和感时之情,同时也透露着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人生贵知足,知足可免辱。
世故多变幻,寻思徒碌碌。
我有三亩园,窗前万层绿。
花开听客来,恶客折花秃。
书画盈几案,灿燃森寒玉。
豪客托题咏,假去何时复。
遣兴好涂抹,奇峰常一缩。
随意应人徵,无端遭谤毒。
兵荒交困至,岂忍见飞镞。
略一为之力,伧父群侧目。
或讥余避客,客至只看竹。
高轩或不辞,又哂集华毂。
动辄受人咎,世事真闪倏。
心直易见尤,心曲增蜷局。
咄哉尔毋痴,反躬当检束。
毁誉不可辨,流俗任反覆。
息嚣时闭户,交游谢徵逐。
同志莫生疑,聊尔好幽独。
适性夫何求,优游惟独乐。
独乐乐难支,有时生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