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尹超然定逸群,南游端为访云门。
谪仙归侍玉皇案,老鹤来乘刺史轓。
已觉簿书哀老子,故知笾豆有司存。
年来齿颊生荆棘,习气因君又一言。
髯尹超然定逸群,南游端为访云门。
谪仙归侍玉皇案,老鹤来乘刺史轓。
已觉簿书哀老子,故知笾豆有司存。
年来齿颊生荆棘,习气因君又一言。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状态的描述。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髯尹超然定逸群”一句,以“髯尹”指代隐士或高人,“超然”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而“定逸群”则是形容其生活状态,既安逸又自在。紧接着“南游端为访云门”,诗人通过南行探幽的动作,表达了对远方山水之美或隐逸生活的向往。
“谪仙归侍玉皇案”中,“谪仙”一词常用来指称被贬官的士人,这里可能是自喻,表明诗人自身的遭遇。通过这一句,诗人传达了一种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的情感。
“老鹤来乘刺史轓”则是描写一幅生动的画面,老鹤象征着长寿与智慧,而“刺史轓”或许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记录。
接下来的“已觉簿书哀老子”表达了诗人对于年事渐高、体力不如从前的感慨。而“故知笾豆有司存”则透露出诗人虽然生活简朴,但仍有朋友赠送的粮食,反映出诗人的清贫和友情的温暖。
最后两句“年来齿颊生荆棘,习气因君又一言”,则是诗人对时光流逝、齿牙日渐稀疏以及生活中的种种艰难有感,通过“习气”二字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怀念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位士人在逆境中保持高洁品格、自我超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朋友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