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秦望山》
《登秦望山》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揭晓达秦望,奋身穷跻攀。

举头瞥见半崖赤,回首旭日扶桑边。

昔年沙丘一堆骨,千军拥上兹山巅。

天吴海若勃然怒,鼓作巨浪声喧阗。

驱之使行不敢息,心目惝恍神迁延。

吁嗟祖龙尔何物,乃欲至此求神仙。

汝尚徘徊不得去,三百童女何辜焉。

上蔡猎师善承旨,诵以秩望援遗编。

一出硬笔走光怪,巨碣遂有蝌蚪躔。

惊雷蛰龙扰不得,风雨屹立东南天。

我生好奇徇耳食,惯凿荒僻寻奥诠。

填胸古意上兹岭,欲拂苔藓披连蜷。

猿啼鹤唳杳无有,惟见海鹘盘荒烟。

君不见人事推迁尚如此,何况蓬莱缥缈空流传。

蠢夫俗子各延领,汝虽动哭何人怜。

愀然日暮亦归去,今古一望谁后先。

(0)
鉴赏

这首《登秦望山》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作品,通过描绘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开篇“揭晓达秦望,奋身穷跻攀”,以坚定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表达了攀登的决心。接着,“举头瞥见半崖赤,回首旭日扶桑边”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既展现了山势的险峻,又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色,营造了一种既紧张又壮阔的氛围。

“昔年沙丘一堆骨,千军拥上兹山巅”追忆历史,将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而派遣童女上山的传说融入其中,暗含对权力与欲望的批判。接下来,“天吴海若勃然怒,鼓作巨浪声喧阗”一句,通过神话元素,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神秘与威严,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

“驱之使行不敢息,心目惝恍神迁延”则描绘了登山者内心的波动与变化,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美景的向往。最后,“吁嗟祖龙尔何物,乃欲至此求神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对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行为进行了讽刺与质疑。

“汝尚徘徊不得去,三百童女何辜焉”表达了对无辜生命的同情,以及对权力滥用的谴责。接下来,“上蔡猎师善承旨,诵以秩望援遗编”通过类比,指出历史人物的言行往往被后世误解或曲解。

“一出硬笔走光怪,巨碣遂有蝌蚪躔”描述了文字与历史的传承,以及它们在时间长河中的演变。最后,“惊雷蛰龙扰不得,风雨屹立东南天”以自然景象象征历史的不可逆转,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以登山为线索,巧妙地融合了历史、神话、自然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深思,以及对人性与社会现象的洞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黄景仁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艺术世界,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历史乃至宇宙本质的思考。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故右散骑常侍舒国公褚公挽词

阳翟疏丰构,临平演庆源。

学筵尊授几,儒服宠乘轩。

审谕留中密,开陈与上言。

徂晖一不借,空有赐东园。

(0)

伤彩饰

朝见亦光彩,暮见亦光彩。

一旦风雨飘,十分无一在。

尔形才似削,尔貌不如昨。

本为是凡姿,谁教染丹雘。

虚饰片时间,天意以为恶。

物假犹如此,人假争堪作。

(0)

宫词·其五十三

天门晏闭九重关,楼倚银河气象间。

一点星毬垂绛阙,五云仙仗下蓬山。

(0)

宫词·其二十

供奉头筹不敢争,上棚等唤近臣名。

内人酌酒才宣赐,马上齐呼万岁声。

(0)

宫词·其十四

修仪承宠住龙池,扫地焚香日午时。

等候大家来院里,看教鹦鹉念新诗。

(0)

梦游仙赋附诗·其二

秾光醉兮,昏绵绵焉。

与久乐万年春,留连兮其未央。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