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荒芜孺子贫,知君四海入经纶。
杀身虎口终何补,洒扫庭除自可人。
一室荒芜孺子贫,知君四海入经纶。
杀身虎口终何补,洒扫庭除自可人。
这是一首描绘困顿生活的诗句,通过对比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不幸遭遇的同情。
“一室荒芜孺子贫”一句,以"一室"来形容空间之狭窄,"荒芜"指环境的荒凉与凋敝,而"孺子"则代指年幼无依的孤儿,"贫"字直接点明其生活状况之拮据。这里通过对一个房间内的景象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中人物所处的困境。
接下来的“知君四海入经纶”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对方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被卷入世事之中,或是遭受了不幸。"四海"象征着广阔无边,"入经纶"则意味着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杀身虎口终何补”这句诗,则充满了悲壮和无奈。“杀身”指牺牲生命,“虎口”比喻危险之处,而“终何补”表达了一种即使牺牲了生命,也无法挽回损失的绝望感。
最后一句“洒扫庭除自可人”,则是对希望的渴望和某种自我安慰的表达。“洒扫”意味着清理,"庭除"指的是家庭或生活环境,而"自可人"则是在这种困境中寻求一种内心的平静与释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贫穷、绝望和牺牲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情感关怀,以及对生活苦难的理解。
王子缑山石殿明,白家诗句咏吹笙。
安知散席人间曲,不是寥天鹤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