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莺花信,谁司铁炭权。
更经三度节,即满六旬年。
豪动书千纸,穷难致一钱。
不忧无穴葬,惟喜有诗传。
重报莺花信,谁司铁炭权。
更经三度节,即满六旬年。
豪动书千纸,穷难致一钱。
不忧无穴葬,惟喜有诗传。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重报莺花的信件和谁掌管铁炭的权力,表达了对时事的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更经三度节,即满六旬年"则是抒发了自己年华老去、历经沧桑的感慨。接下来的"豪动书千纸,穷难致一钱",展示了诗人虽然文笔飞扬,但生活上却困顿不堪,甚至连一分钱都难以到手。
然而,即便面对如此艰辛的现实,诗人仍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并不为未来没有安葬之地而忧虑,只是单纯地欣慰于自己能够留下传世的诗篇。"不忧无穴葬,惟喜有诗传"这两句,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宋末元初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溪随天马西北行,半空忽见莲花生。
双鸾欲下却飞去,旌旗引入丹霞城。
攀萝上到猿啼处,恍然旷坐消百虑。
千山无人云气深,终日徘徊不能去。
虚空楼阁时自开,异香忽起三清台。
风吹笑语落天半,疑是神仙跨鹤来。
百花潭上春自照,白鹿呼人猿亦啸。
路迷不敢轻问津,恐有贤人隐耕钓。
苍厓九折樵径通,绝顶可见西崆峒。
尘心豁然臂欲羽,竦身直上凌天风。
北苑时翻砚池墨,叠起烟云隐霹雳。
短缣尺楮信手挥,若有蛟龙在昏黑。
南唐画院称圣功,好事珍藏裹数重。
崇山突兀常疑雨,碧树萧森迥御风。
鸟啼花落不知处,渔唱樵歌遐迩度。
展舒不尽古今情,未容肉眼轻将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