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
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
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
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
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
奔驰迹未安,山薮意自长。
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
宦游不忘归,何异鸟欲翔。
尘土污颜面,年华侵鬓霜。
何时首归路,所至聊徬徨。
樽俎逢故人,亭榭凝清光。
为我具斗酒,宿恨犹可偿。
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
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
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
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
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
奔驰迹未安,山薮意自长。
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
宦游不忘归,何异鸟欲翔。
尘土污颜面,年华侵鬓霜。
何时首归路,所至聊徬徨。
樽俎逢故人,亭榭凝清光。
为我具斗酒,宿恨犹可偿。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八)宝峰亭》。诗人以回忆起过去路过益昌城,未能登临君子堂为引,表达了对今日能登宝峰亭的欣喜。他描绘了宝峰亭上云雾缭绕、朝阳映照的景象,通过攀援藤蔓俯瞰远方,展现了壮丽的山川景色。
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在外宦游的奔波与思乡之情。他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在远离家乡的万里之外,手握新诗,心中不忘回归。诗人感慨仕途的艰辛,尘土满面,白发渐生,希望能早日踏上归乡之路,在旧友相聚、亭榭清光中暂解心中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体现了苏辙在仕途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十夜郡城宿,苦吟身未闲。
那堪西郭别,雪路问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