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杓点翠为此城,四郊环拱来遥青。
知君欲览众山小,取塼磨就天上亭。
身心合于高处著,万象不语森凑泊。
古今日色递浅深,志士可惜虚光阴。
斗杓点翠为此城,四郊环拱来遥青。
知君欲览众山小,取塼磨就天上亭。
身心合于高处著,万象不语森凑泊。
古今日色递浅深,志士可惜虚光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高耸的楼台或亭阁,名为“露星亭”,其建筑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开篇两句,“斗杓点翠为此城,四郊环拱来遥青。”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勾勒出亭台的宏伟与周遭山色的连绵。斗杓,即北斗七星,比喻高耸的建筑;“翠”指的是绿色,也暗示了自然景观的秀丽;“四郊环拱来遥青”则描写了四处的郊野围绕着山势,远处山色渐浓。
第三、四句,“知君欲览众山小,取塼磨就天上亭。”诗人似乎洞悉读者心中对高处眺望的渴望,因此建议用“塼”(一种古代建筑材料)去打磨建造出一座如同天上的亭阁,以满足这种愿景。
接下来的两句,“身心合于高处著,万象不语森凑泊。”表达了人在高处时的宁静与融入自然之感。身体与心灵都沉浸在这高耸而宁静的环境中,而外界的一切景象仿佛也不再发出声响,只是默默地聚集在周围。
末两句,“古今日色递浅深,志士可惜虚光阴。”则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英雄志士难以留住光阴的感慨。这里的“古”字表达了一种历史悠久的感觉;“色递浅深”指的是自然景观随着时间而变化,层次丰富;“志士可惜虚光阴”则是诗人对那些有抱负之人的哀叹,因为他们难以将宝贵的时光真正留住。
整首诗通过对露星亭及其周遭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与英雄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审美追求。
井络当坤维,岷山出其腹。
神禹生兹乡,石纽何葱郁。
采药遣古亭,读书留往谷。
灵峰隐秘文,名山藏仙箓。
薤尾翔飘鸾,穗书昂立鹄。
瑞恊宛委图,辉映岣嵝曲。
早慕子长游,晚滞周南躅。
烦君窈窕寻,寄余琳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