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露星亭》
《露星亭》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古风

斗杓点翠为此城,四郊环拱来遥青。

知君欲览众山小,取塼磨就天上亭。

身心合于高处著,万象不语森凑泊。

古今日色递浅深,志士可惜虚光阴。

(0)
注释
斗杓:北斗七星。
翠:青翠。
此城:这座城市。
遥青:远处的青山。
知君:我知道你。
众山小:一览众山小(形容眼界宽广)。
取塼磨就:用砖石建造。
天上亭:天上的亭台。
身心合于:身心融入。
万象:万物。
森凑泊:静默汇聚。
古今日色:古今的日光。
递浅深:渐变深浅。
志士:有志之士。
虚光阴:虚度的光阴。
翻译
北斗七星照耀着这座城,四周郊区环绕着远处的青山。
我知道你想一览众山小,就用砖石建造了仿佛天上的亭台。
身心都融入了高处,万物静默无声地汇聚在这里。
古往今来,日光渐变深浅,有志之士却感叹虚度光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高耸的楼台或亭阁,名为“露星亭”,其建筑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开篇两句,“斗杓点翠为此城,四郊环拱来遥青。”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勾勒出亭台的宏伟与周遭山色的连绵。斗杓,即北斗七星,比喻高耸的建筑;“翠”指的是绿色,也暗示了自然景观的秀丽;“四郊环拱来遥青”则描写了四处的郊野围绕着山势,远处山色渐浓。

第三、四句,“知君欲览众山小,取塼磨就天上亭。”诗人似乎洞悉读者心中对高处眺望的渴望,因此建议用“塼”(一种古代建筑材料)去打磨建造出一座如同天上的亭阁,以满足这种愿景。

接下来的两句,“身心合于高处著,万象不语森凑泊。”表达了人在高处时的宁静与融入自然之感。身体与心灵都沉浸在这高耸而宁静的环境中,而外界的一切景象仿佛也不再发出声响,只是默默地聚集在周围。

末两句,“古今日色递浅深,志士可惜虚光阴。”则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英雄志士难以留住光阴的感慨。这里的“古”字表达了一种历史悠久的感觉;“色递浅深”指的是自然景观随着时间而变化,层次丰富;“志士可惜虚光阴”则是诗人对那些有抱负之人的哀叹,因为他们难以将宝贵的时光真正留住。

整首诗通过对露星亭及其周遭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与英雄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咏绳桥

度索寻橦国,升猱饮狖形。

俯窥愁净绿,仰睇失空青。

雨过苔絙湿,风来箐雾腥。

天将限夷夏,何用罪坤灵。

(0)

送陈德润还茂州·其二

井络当坤维,岷山出其腹。

神禹生兹乡,石纽何葱郁。

采药遣古亭,读书留往谷。

灵峰隐秘文,名山藏仙箓。

薤尾翔飘鸾,穗书昂立鹄。

瑞恊宛委图,辉映岣嵝曲。

早慕子长游,晚滞周南躅。

烦君窈窕寻,寄余琳琅录。

(0)

扶南曲·其二

愁窥绿绮琴,弦涩不成音。

镜里春春貌,窗前夜夜心。

临卬人去远,离梦绕花阴。

(0)

代古日出行

晨登石峦望,浮云何相羊。

飘风自东来,若木回其光。

景曜薄万里,下界犹养凉。

曾崖自郁郁,芳茝含春霜。

草虫一何微,感物鸣其傍。

天池有黄鹄,一举知圜方。

(0)

将适双溪

江上楼船待客归,山城尊酒且依依。

宦途岁月他年梦,乡国田园昨日非。

露冷槿花闻雁度,风牵荇带忆鲈肥。

淹留不觉秋宵永,漏尽寒谯月满扉。

(0)

慧岩将赋归小酌话别·其二

庭竹暝烟乱,江云野鹤还。

山光梁水外,鸟哢武林间。

得著先收局,耽春欲问山。

悬知非俗驾,世路自漫漫。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