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欢喜生女怜,嗟我无子谁尤天。
伤心七女尽亡母,啾啾乳燕枝难安。
一女血泪啼阑干,舅姑岭表无书传。
一女家破归间关,良人在北愁戍边。
更有一女忧烽烟,围城六月江风寒。
使我念此增辛酸,其余镫下行差肩。
见人悲叹殊无端,携手游戏盈床前。
相思夜阑更剪烛,严城鼓声振林木。
众雏怖向床头伏,摇手禁之不敢哭。
生男欢喜生女怜,嗟我无子谁尤天。
伤心七女尽亡母,啾啾乳燕枝难安。
一女血泪啼阑干,舅姑岭表无书传。
一女家破归间关,良人在北愁戍边。
更有一女忧烽烟,围城六月江风寒。
使我念此增辛酸,其余镫下行差肩。
见人悲叹殊无端,携手游戏盈床前。
相思夜阑更剪烛,严城鼓声振林木。
众雏怖向床头伏,摇手禁之不敢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感孤独和忧虑的父母,对于没有儿子的遗憾和女儿们的命运感到痛心。诗人首先表达了对女儿们命运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失去母亲的七个女儿,她们的生活动荡不安,有的流落在外,有的丈夫远戍边疆,还有担忧战乱的女儿身处围城之中。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家庭破碎、亲情牵绊的深深感慨。
“啾啾乳燕枝难安”形象地写出孤儿寡母的凄凉景象,“一女血泪啼阑干”则展现了女儿们的苦难和无助。诗人还通过“舅姑岭表无书传”暗示了通信的困难,进一步加深了思念之情。
“相思夜阑更剪烛”描绘了夫妻或父母对远方儿女的深夜思念,而“严城鼓声振林木”则增添了环境的紧张气氛。最后,诗人以孩子们的恐惧和自己强忍悲痛的形象收尾,展现出家庭的困境和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的不幸和诗人内心的苦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愤时胆如斗,论事须磔猬。
阅人习熟中,见子差吐气。
十年卧岷峨,一芥视富贵。
只今五穷迫,叹息一饱未。
子才固崎嵚,渠眼亦髣髴。
黄金贱钟期,此语可歔欷。
中山两公子,好义吾所畏。
深憎泾渭杂,屡斥蜩螗沸。
尺书独唤子,如子亦差慰。
相从一语合,肯顾百金费。
孤松危欲死,莫惜加灌溉。
向来监河侯,吾惭可胜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