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雨二首·其二》
《秋雨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陋巷柴门掩寂寥,一窗风雨晚萧萧。

清秋渐冷尤宜懒,閒日苦长无处消。

乌几青筇扶病弱,素琴黄卷伴逍遥。

交朋南北音书隔,虽有芳樽谁可招。

(0)
注释
陋巷:破旧的小巷。
柴门:简陋的木门。
寂寥:寂静无人。
晚萧萧:夜晚风雨声凄凉。
清秋:清凉的秋天。
尤宜:特别适合。
懒:慵懒。
閒日:闲暇的日子。
乌几:黑色的矮桌。
青筇:青竹手杖。
病弱:身体虚弱。
素琴黄卷:素琴(古琴)和黄卷(书籍)。
交朋:朋友。
南北:各地。
音书:书信。
隔:隔阂。
芳樽:美酒。
谁可招:谁能邀请。
翻译
简陋小巷门深锁,夜晚风雨声萧瑟。
秋意渐浓更宜慵懒,漫长闲日无处打发时光。
病弱身躯靠几案和竹杖支撑,清琴黄卷陪伴我悠然自得。
朋友南北相隔,书信难通,即使美酒在前,也无人共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生活氛围。"陋巷柴门掩寂寥",设定了一个简陋的小巷和关上的柴门,给人一种隐逸、隔绝世俗喧嚣之感。"一窗风雨晚萧萧",通过对窗前风雨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淡淡的忧愁。

"清秋渐冷尤宜懒"表明在凉爽的秋季,诗人的情感更加倾向于安静与闲适,而非外出活动。"閒日苦长无处消"则是对时间流逝而无法释放的哀叹。

接下来的两句"乌几青筇扶病弱,素琴黄卷伴逍遥"描绘了诗人借助简单的生活用品,如扶病体之用的小竹杖和一本泛黄的书卷,以及清净无为的琴声来消磨时光。

"交朋南北音书隔",则是表达了与友人的联系仅限于书信往返,因为彼此相隔遥远。最后一句"虽有芳樽谁可招",这里的“芳樽”通常指美酒,但在这儿也可能暗喻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宁静,而"谁可招"则表达了即使有这些小小的安慰,也无法完全消除内心的孤独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隐逸求真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和人世间隔的无奈与哀愁。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二乔菊花

昨夜西风报晚黄,谁移二妙过山堂。

一枝赵燕誇兄弟,九月湘蛾斗女皇。

顾曲人来花弄色,舞台伎散露为霜。

何如独卧东篱客,不赋婵娟怨楚王。

(0)

火记歌并序·其十三

重历纯元地,阳潜造六寒。

三旬攻荐至,六九始成丹。

金榜书名字,仙宫立醮坛。

厌离人世患,羽化去乘鸾。

(0)

春日即事

典衣估酒得,伴客看閒花。

(0)

感应诗五十六字

圣女嘉祥推感应,葬仪伤恸九般情。

林中愁听黄莺啭,月下惟闻白鹿鸣。

慧日流光重抱戴,瑞云频绕五花成。

莫言此地无松柏,刊石留将记姓名。

(0)

答楚儿

大开眼界莫言冤,毕世甘他也是缘。

无计不烦乾偃蹇,有门须是疾连拳。

据论当道加严棰,便合披缁念《法莲》。

如此兴情殊不减,始知昨日是蒲鞭。

(0)

临终示偈

眼光随色尽,耳识逐声消。

还源无别旨,今日与明朝。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