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禽中尔最灵,就中恶尔九头名。
数年云外藏凶影,此夜天边发差声。
好惜羽毛还鬼窟,莫留灾害与苍生。
况当社稷延洪日,不合鸣时莫乱鸣。
三百禽中尔最灵,就中恶尔九头名。
数年云外藏凶影,此夜天边发差声。
好惜羽毛还鬼窟,莫留灾害与苍生。
况当社稷延洪日,不合鸣时莫乱鸣。
这首诗《题九头鸟》由唐代诗人杨义方所作,通过对九头鸟这一神话生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和对破坏者应承担后果的警示。
首句“三百禽中尔最灵”以对比手法开篇,将九头鸟与其他禽类相比较,强调其独特与不凡。接着“就中恶尔九头名”,转折指出九头鸟虽灵异,却因多头而被视为恶物,暗含对复杂人性和社会现象的隐喻。
“数年云外藏凶影,此夜天边发差声”两句,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描绘九头鸟隐藏于云端,夜晚发出怪异之声,预示着潜在的危险与不安,同时也暗示了某些行为或力量在暗处蠢蠢欲动,可能带来祸患。
“好惜羽毛还鬼窟,莫留灾害与苍生”则直接点明了九头鸟的行动后果,劝告它应珍惜自身,避免给无辜者带来灾难。这里不仅是对九头鸟的道德规劝,也寓意着对社会中那些可能带来危害的行为或个体的警告。
最后,“况当社稷延洪日,不合鸣时莫乱鸣”以国家繁荣稳定为背景,强调在和平时期,不应制造纷扰和混乱。这不仅是对九头鸟的告诫,也是对所有社会成员的提醒:在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个人都应保持克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破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的形式,巧妙地传达了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对和谐共处的倡导以及对破坏者后果的警示,体现了诗人深邃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疾风西北来,解舟楚门湾。
开襟欲忘言,喜折两袖弯。
朝辞戴氏子,暮见雁荡山。
此山接天台,一见开我颜。
苍松杂翠筱,宛似潇湘间。
风潮催轻帆,不得听潺潺。
亦有王事牵,二毛近成斑。
幼读天台赋,常时愿跻攀。
斯游诚至幸,欲往又复难。
凡骨恨未蜕,何时脱笼樊。
长啸谢云巅,晤言期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