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周遭茅屋低,远山澹澹草萋萋。
长日闭关惟扫榻,清斋爨鼎或蒸藜。
君如有意开牖北,我亦无端识云西。
梳翎双鹤松阴静,弹舌一声今古齐。
竹木周遭茅屋低,远山澹澹草萋萋。
长日闭关惟扫榻,清斋爨鼎或蒸藜。
君如有意开牖北,我亦无端识云西。
梳翎双鹤松阴静,弹舌一声今古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竹木周遭茅屋低”,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竹林围绕、茅屋低矮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质朴而和谐的乡村氛围。接着,“远山澹澹草萋萋”进一步扩展了画面,远处的山峦轻柔起伏,草丛茂密,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长日闭关惟扫榻,清斋爨鼎或蒸藜”两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在漫长的白天里,诗人闭门读书、扫榻以待,偶尔在清斋中烹煮简单的食物,如藜菜,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君如有意开牖北,我亦无端识云西”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即使是在闭关自守的日子里,诗人的心灵也能够跨越空间,与远方的朋友相会于云西,体现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和心灵的相通。
最后,“梳翎双鹤松阴静,弹舌一声今古齐”以鹤的形象作为收尾,鹤在松树下静静地梳理羽毛,一声清脆的鸣叫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将古今连接在一起。这一形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和谐、时间永恒的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自然、时间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