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干戈后,田园废不耕。
孤村多虎迹,四境少鸡鸣。
寺静钟声出,滩高夜雨平。
江鸥不避客,来去两无惊。
是处干戈后,田园废不耕。
孤村多虎迹,四境少鸡鸣。
寺静钟声出,滩高夜雨平。
江鸥不避客,来去两无惊。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南康县一片荒凉的景象。诗人以“是处干戈后”开篇,点明了背景,接着描述了田园荒废,无人耕种的凄凉情景。“孤村多虎迹,四境少鸡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寂与恐怖,连最普通的生灵都难觅踪影。随后,“寺静钟声出,滩高夜雨平”两句,虽有静谧之感,却也透露出一种空旷与冷清,仿佛连自然界的声响也被这战后的寂静所吞噬。最后,“江鸥不避客,来去两无惊”以江鸥的自由自在,反衬出人世的动荡不安,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的深切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人们在动荡中寻求安宁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