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连云野水边,朱帘红袖映芳筵。
不才深负桑蓬志,忍泪哀歌莪蔚篇。
鹏翼扶摇看巧宦,虫雕辛苦忆当年。
林丘处处堪忘世,何必苏君二顷田。
高树连云野水边,朱帘红袖映芳筵。
不才深负桑蓬志,忍泪哀歌莪蔚篇。
鹏翼扶摇看巧宦,虫雕辛苦忆当年。
林丘处处堪忘世,何必苏君二顷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田园风光图。首句“高树连云野水边”,以“高树”与“野水”构成画面的主体,通过“连云”二字,不仅展现了树木之高大,也暗示了视野的辽阔,仿佛与天相接。接着,“朱帘红袖映芳筵”一句,色彩鲜明,将画面从自然景观引入到人物活动之中,朱红色的帘幕与红衣女子映衬在宴席上,增添了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不才深负桑蓬志,忍泪哀歌莪蔚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未能施展的遗憾以及内心的悲痛。这里运用了典故,以“桑蓬志”暗指归隐田园的愿望,而“莪蔚篇”则可能是指表达哀伤情绪的诗歌作品,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鹏翼扶摇看巧宦,虫雕辛苦忆当年”两句,对比强烈,前一句以“鹏翼扶摇”象征仕途顺利、官运亨通的景象,后一句则以“虫雕辛苦”自喻,表达了对过去辛勤努力却未得志的回忆。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理,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最后,“林丘处处堪忘世,何必苏君二顷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林丘”指山林丘陵,象征着宁静与自由,而“苏君二顷田”则借用了苏轼的典故,意指拥有足够的田产就能满足生活所需,不必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功利的淡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去年中秋雨,野芦凄薄寒。
惊尘暗一方,客枕那得安。
起呼对床笫,揽衣步蹒跚。
握手仰太息,宇宙何时宽。
今年中秋月,并海窥涛澜。
坐看郁蓝天,忽涌白玉盘。
眷言双峰客,倚闾念衣单。
亦复取樽酒,承颜有馀欢。
天涯等牢落,世路方艰难。
且遵秉烛语,毋为泣河叹。
停杯玩飞辙,河汉静不湍。
痴儿亦不眠,苦觅蛙兔看。
洲出暗潮落,鬓衰香雾漙。
佳句付惠连,何时解归鞍。
晓望泰山云,暮饮乌江水。
云水寄萍踪,何日归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