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刘伯宣尚书至五首·其一》
《喜刘伯宣尚书至五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闻说尚书至,欢声沸道傍。

饥民应复饱,暑气顿成凉。

此老今能几,吾徒尚有望。

略容对谈麈,小缓理归航。

(0)
注释
尚书:古代官职,这里指地位较高的官员。
沸:形容声音很大,像开水翻滚一样。
饥民:极度饥饿的人们。
暑气:夏季的炎热天气。
此老:指尚书大人。
吾徒:我们这些人,弟子或追随者。
谈麈:古人交谈时使用的麈尾,象征谈话。
理归航:安排回家的行程。
翻译
听说尚书大人来了,路边满是欢喜的声音。
饥饿的民众应该能吃饱了,炎热的暑气仿佛也变得清凉。
这位老者还能活多久,我们这些弟子仍然有所期待。
暂且允许我们与他交谈,稍稍推迟一下回家的行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官员到任,百姓欢庆的景象。"闻说尚书至,欢声沸道傍"表达了民众对新官上任的期待和喜悦,他们认为新官的到来将带来希望和改变。"饥民应复饱,暑气顿成凉"则形象地描绘出百姓生活的改善,饥饿的人们得到食物,酷热的天气似乎也变得凉爽了。

诗人通过"此老今能几,吾徒尚有望"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和信心。这里的"此老"可能是指年迈的官员或是诗人的自称,而"吾徒"则可能是指同僚或后学,表示通过这个积极的变化,他们也看到了前途的光明。

最后两句"略容对谈麈,小缓理归航"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希望能有机会与尚书官员进行交流讨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暂时放慢脚步,整顿心神,以适应新的环境和节奏。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是一首积极向上、描绘理想社会的作品。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观国趋庭送介夫乃弟

谁似君家父子贤,一门圭组自相传。

过庭便可询奇字,侍寝犹能问太玄。

红日举头天尺五,白云回首路三千。

伯兄此别应多恨,梦里何时见惠连。

(0)

送伍朝信省祖

记得嬉游大父前,分甘膝上是何年。

朗陵老去思荀彧,灵运归来拜谢玄。

新制綵衣初试舞,旧骑竹马尚依然。

碧桃花下称觞处,更祝灵椿寿八千。

(0)

寿德辉母某太夫人

近时王母定何居,不在瑶池在帝都。

阶下行厨麟作脯,曲中新谱凤将雏。

红颜不假榴花映,健步何须竹杖扶。

爱日恩光天假贷,青官辍讲助欢娱。

(0)

送王世赏云南提学

归向沧洲近十春,始持宪节出风尘。

干将可合埋藏久,薏苡何妨谤语频。

绝塞竞看金马客,雄词惊倒碧鸡神。

他年宣室虚前席,应为苍生访旧臣。

(0)

送徐二母舅

箫鼓喧喧满画船,路人遥指作神仙。

居家不必千金产,赡族先分二顷田。

云影倒流歌扇底,燕雏轻拂舞筵前。

谁知元舅长相忆,夜夜池塘梦惠连。

(0)

饮仕弟淮安官署

汝到淮南已半年,汝兄无夜得安眠。

须知此会成佳遇,莫恨相逢是别筵。

古树苍苍留夕照,断鸿呖呖唳霜天。

追思老祖清风在,闾巷歌谣百世传。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