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向沧洲近十春,始持宪节出风尘。
干将可合埋藏久,薏苡何妨谤语频。
绝塞竞看金马客,雄词惊倒碧鸡神。
他年宣室虚前席,应为苍生访旧臣。
归向沧洲近十春,始持宪节出风尘。
干将可合埋藏久,薏苡何妨谤语频。
绝塞竞看金马客,雄词惊倒碧鸡神。
他年宣室虚前席,应为苍生访旧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俨所作的《送王世赏云南提学》。诗中以“归向沧洲近十春,始持宪节出风尘”开篇,描绘了主人公王世赏从隐居生活回归官场的情景,表达了对王世赏即将踏上新任的期待与祝福。接下来,“干将可合埋藏久,薏苡何妨谤语频”两句运用典故,暗喻王世赏虽曾遭人误解和诽谤,但其才华和品德终将得到认可。随后,“绝塞竞看金马客,雄词惊倒碧鸡神”进一步赞扬了王世赏的才学和影响力,即使在遥远边疆也能吸引众多贤士,其言辞之雄辩甚至让神灵为之动容。最后,“他年宣室虚前席,应为苍生访旧臣”表达了对王世赏未来成就的期许,希望他能再次受到君主的召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整首诗情感饱满,寓意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叶先生住在四万八千丈之天台,霞气直接东蓬莱。
天鸡三鸣海水赤,春风几度桃花开。
胡为家山看不足,剪得匡庐云一幅。
春晖在青天,寸草在黄土。
中有一寸心,何以报慈母。
关西余氏母在堂,堂下宜男春日长。
九华西浙宦游处,白玉种此双儿郎。
儿今长大过三十,寸草春晖报何及。
岂无鲁阳戈为驻西飞乌,岂无万丈绳为挽羲和车。
春晖在天草在地,母子同跻太平世。
更愿传家好子孙,大书特书忠孝门。
张将军,乃是留侯之子孙,妙年壮气凌青云。
而翁奋迹龙虎卫,从戎万里天南去。
将军世禄袭奇勋,分镇夫差射潮处。
身骑骏马白雪毛,手提三尺昆吾刀。
天吴海若不敢动,冯夷伐鼓回秋涛。
海昌城头鸣夜柝,海阊门是将军作。
我识平生一片心,露写金盘冰出壑。
昨日城门开,将军跃马来。
今言出门去,驾言上天台。
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明月挂在琼台上。
回光还照海昌城,夜夜东西两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