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柳编蒲志苦辛,半生多难已忘身。
橘林乏实供饘粥,突舍无烟荐藻蘋。
空羡田真兄弟乐,堪怜任昉子孙贫。
一函遗草谁为达,检得徒令泪满巾。
缉柳编蒲志苦辛,半生多难已忘身。
橘林乏实供饘粥,突舍无烟荐藻蘋。
空羡田真兄弟乐,堪怜任昉子孙贫。
一函遗草谁为达,检得徒令泪满巾。
这首清代诗人张学象的《岁暮感怀》表达了诗人在岁末时分对生活的深深感慨。首句“缉柳编蒲志苦辛”,描绘了诗人艰辛的生活,通过编织柳条和蒲草来维持生计,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次句“半生多难已忘身”,流露出诗人历经沧桑,忘却个人安危的豁达。
“橘林乏实供饘粥,突舍无烟荐藻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贫困的生活状态,橘树未能结出足够的果实以充饥,家中连炊烟都少有,只能以藻类植物为祭品。诗人借此寓言生活的艰难和清贫。
“空羡田真兄弟乐,堪怜任昉子孙贫”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后代贫困的忧虑,田真兄弟的快乐生活与自己形成鲜明对比,而任昉子孙的贫寒境况又让人心生怜悯。
最后,“一函遗草谁为达,检得徒令泪满巾”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他感叹自己的作品无人传扬,只能独自黯然神伤,泪水打湿了衣巾。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面对困苦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鸣鞘踏月大堤长,鼓枻穿云落日黄。
十里青漪菱草荡,四山红雨杏花冈。
客从民气觇春事,人在枝头看艳阳。
长使舟平风色好,世间何世有羊肠。
流觞元已奚所因,更指三日为良辰。
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
临流有许豪与丽,元无一个能知津。
韩婴何凭指溱洧,束晳胡据诬周秦。
千年混混同一波,竞言此日天气新。
其间号曰该洽者,或言鳦降祠高辛。
春分以后弗无子,往往援引诗生民。
说虽有稽义犹凿,况复除日经无文。
予尝妄意已为火,季春火见疑乘寅。
寅居汉津火所畏,故以元已祓水滨。
一年奇月必用重,三三欲解阳德屯。
较之前说已云近,终愧俚俗疵吾醇。
要须挈我沂泗上,回瓢点瑟看长春。
忆从筮仕岁涒滩,三十余年阅暑寒。
抚事无成人潦倒,怀人有梦涕汍澜。
家山扰扰胶胶里,庙社禧禧出出间。
欲上青天愁险绝,谁能为我斩楼兰。
滔滔斯世果谁归,行止乖逢自四时。
桃李贪看炫春昼,菅麻谁解沤东池。
雨云翻覆人轻薄,旱叹艰难女仳离。
须信人生归去好,此行惟有雁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