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榆饼》
《榆饼》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新榆小于钱,为饼脆且甘。

导官羞时物,佐膳六珍参。

偶啖有所思,所思在闾阎。

鸠形鹄面人,此味犹难兼。

草根与树皮,辣舌充饥谙。

幸不问肉糜,玉食能无惭。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榆饼》,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榆饼的制作与食用过程,以及通过榆饼这一食物引发的深刻思考。

首句“新榆小于钱,为饼脆且甘”,以榆树嫩叶比喻,形象地描述了榆饼的原料——榆叶,其大小如同铜钱,既新鲜又甘甜,为饼提供了脆口的口感和丰富的味道。接下来,“导官羞时物,佐膳六珍参”则点明了榆饼在宫廷中的地位,虽非珍馐美味,却能作为佳肴之一,搭配其他珍馐,丰富餐桌。

“偶啖有所思,所思在闾阎”转而表达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通过品尝榆饼,诗人联想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尤其是那些瘦弱如鸠、面色苍白如鹄的人们,他们难以享受到如此简单却也难得的美味。接着,“草根与树皮,辣舌充饥谙”进一步描绘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他们只能以草根和树皮为食,这些粗糙的食物虽然能暂时缓解饥饿,但苦涩难咽。

最后,“幸不问肉糜,玉食能无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宫廷中的美食如肉糜,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也是一种奢望。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忧虑,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作为帝王的职责,是否能够真正体恤民情,改善民众的生活状况。

整首诗通过榆饼这一日常之物,巧妙地将个人感受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答颐庵·其一

十年去京国,高卧西山陲。

天趣常自得,他人安足知。

竹馆鸣琴处,河塘坐钓时。

劳心尘事者,何日赴幽期。

(0)

寄王宗豫·其一

相别岁频改,相思心未降。

故家沧海国,高卧白云窗。

适趣琴三叠,随游鹤一双。

东来抱锦轴,喜见笔如杠。

(0)

送刘凝节归永丰时有兴国训导之聘

都城一相见,文采动华年。

家与先贤近,经从太史传。

三春还旧邑,百里望平川。

应复匆匆去,诸生候讲筵。

(0)

送邓宗经

久别时相忆,重来又解携。

帝方求隐逸,子竟返幽栖。

海树连吴地,云山入剡溪。

草堂何处在,莫遣世人迷。

(0)

题卫以嘉藏盛子昭画

盛生家住吴山下,前代风流多见画。

此图三尺更清奇,野水疏林澹潇洒。

风平云净霁景鲜,玻瓈倒映水中天。

鉴湖洞庭不可辨,隔浦山光落钓船。

荡舟者谁定曾识,渺渺相望似相觅。

寻常一曲沧浪歌,醉倚汀沙白鸥侧。

鸱夷羊裘世久无,浮世虚名安足沽。

放怀纵意任所适,何处烟波无钓徒。

(0)

文渊阁前芍药盛开对酒偶成

东风又放玉堂春,丽色清香满意新。

有酒相欢莫虚负,今年顿减去年人。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