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尚松柏,郁郁众所奇。
斯人有深意,散木宁自期。
顾兹枝叶茂,感彼雨露滋。
淹留枳棘聚,弃置空山垂。
工师弗我顾,梁栋匪我思。
寂寂青山下,日暮凉风吹。
所以古君子,谦守常自持。
世人尚松柏,郁郁众所奇。
斯人有深意,散木宁自期。
顾兹枝叶茂,感彼雨露滋。
淹留枳棘聚,弃置空山垂。
工师弗我顾,梁栋匪我思。
寂寂青山下,日暮凉风吹。
所以古君子,谦守常自持。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人”对松柏的崇尚与“斯人”对“散木”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个性独立和自我坚守的思考。诗中以“散木”自喻,表达了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价值的高尚情操。
首句“世人尚松柏,郁郁众所奇”,点出社会上普遍对松柏的推崇,它们因坚韧不拔、四季常青而受到人们的赞美。接着,“斯人有深意,散木宁自期”,诗人则以“散木”自比,表示自己有着不同于世俗的深刻见解,不愿像松柏那样被众人所追捧,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顾兹枝叶茂,感彼雨露滋”,诗人感慨于自己虽拥有茂盛的枝叶,却如同被雨水滋润的树木一样,得到了自然的恩赐,但这种成长并未得到世人的关注或重视。接下来,“淹留枳棘聚,弃置空山垂”,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如同被遗忘在荒山野岭中的树木,无人问津,孤独寂寞。
“工师弗我顾,梁栋匪我思”,进一步强调了自己不受重视的事实,即使技艺高超的工匠也不曾注意到自己,更不用说将其用于建造梁柱这样的重要用途。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才能未能得到社会认可的无奈与失落。
最后,“寂寂青山下,日暮凉风吹”,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诗人独自站在青山之下,感受着日暮时分的凉风,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超脱。而“所以古君子,谦守常自持”,则是诗人对自己品格的总结,表明他以古代君子为榜样,保持谦逊的态度,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和社会评价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保持自我坚守的精神风貌。
君家青田姿,见之毛骨寒。
方当秋露警,遽迫夏景残。
年来纵饮啄,意外失防闲。
谁欤不具眼,死之于汝安。
竹林有馀荫,荷塘岂不宽。
正坐出门误,宁虞行路难。
因思出处理,士君子惟艰。
方其穷居时,孤进无还丹。
山林欲长往,钟鼎夫岂悭。
一朝陇书至,倏若登天翰。
肉食无远谋,伐檀讥素餐。
失身坠戮辱,无乃佞与奸。
逐兔牵黄犬,东门那得还。
竟死咸阳市,恸哭何辛酸。
丹涂布衣愿,恨不蒯与菅。
富贵履危机,怅望扶摇抟。
世事亦堕甑,天理真循环。
向来京口铭,俯仰成悲欢。
世无薛公笔,想像付永叹。
《林子长见示悼鹤之诗若不能释然者因次韵以广》【宋·虞俦】君家青田姿,见之毛骨寒。方当秋露警,遽迫夏景残。年来纵饮啄,意外失防闲。谁欤不具眼,死之于汝安。竹林有馀荫,荷塘岂不宽。正坐出门误,宁虞行路难。因思出处理,士君子惟艰。方其穷居时,孤进无还丹。山林欲长往,钟鼎夫岂悭。一朝陇书至,倏若登天翰。肉食无远谋,伐檀讥素餐。失身坠戮辱,无乃佞与奸。逐兔牵黄犬,东门那得还。竟死咸阳市,恸哭何辛酸。丹涂布衣愿,恨不蒯与菅。富贵履危机,怅望扶摇抟。世事亦堕甑,天理真循环。向来京口铭,俯仰成悲欢。世无薛公笔,想像付永叹。
https://shici.929r.com/shici/m4liiNHsik.html
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
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夜雨倾盆捣瓦沟,檐声汹涌碎江流。
安眠一枕西窗晓,饱饭十分南亩秋。
老火熏天已无迹,频年赤地更谁忧。
起来喜拨床头甕,却待今宵月满楼。
酒熟床头已圣清,吟诗窗下莫悲鸣。
故人明月从来共,今岁中秋定好晴。
雨脚已随荷盖尽,风头还逐桂花生。
试谋一笑君须会,谁道尊前笑不成。
家山入望更贪程,造物无心雨与晴。
今日莫愁明日近,一程但作两程行。
生须快意何尝梦,久不还乡亦自惊。
亲戚固应情话在,争先僮仆已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