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阻绝岁时迁,几向空山卜月圆。
仍睹帝尧颁玉历,兼闻杨仆将楼船。
旌旗日月临西楚,带砺山河拱北燕。
赖有忠良扶社稷,愿闻筹策早安边。
干戈阻绝岁时迁,几向空山卜月圆。
仍睹帝尧颁玉历,兼闻杨仆将楼船。
旌旗日月临西楚,带砺山河拱北燕。
赖有忠良扶社稷,愿闻筹策早安边。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诗人身处偏远之地,期待和平与团圆的心境。首句"干戈阻绝岁时迁"表达了战事频繁导致时间流逝的艰难,而"几向空山卜月圆"则写出诗人对家人团聚的深深期盼,以月圆象征着内心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仍睹帝尧颁玉历,兼闻杨仆将楼船"借古喻今,借用帝尧颁发历法和杨仆率军的典故,暗示朝廷仍在试图维护秩序,同时也暗含战事可能带来的军事行动。
"旌旗日月临西楚,带砺山河拱北燕"描绘了战争的壮丽景象,旗帜如日月般照耀在西楚地区,山河稳固,仿佛在护卫北方的燕地。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守和对边疆稳定的渴望。
最后两句"赖有忠良扶社稷,愿闻筹策早安边"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忠臣良将的敬仰,希望他们能早日制定出安定边疆的策略,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经历和历史典故相结合,表达了战乱中人们对和平、团圆和国家稳定的深深向往,以及对忠臣良将的期待。
昔闻刘伯伦,荷锸常自随。
又闻陶元亮,自作挽歌辞。
人生一大梦,未了黄粱炊。
有初必有终,此理夫何疑。
大阮吾宗杰,德事见所施。
后凋难老质,寿考当期颐。
开阡营兆域,预卜青乌期。
无乃大蚤计,究竟良不痴。
一旦与世辞,于焉乃真归。
庶几达者观,永谢高人嗤。
山川蕴嘉气,雨露竹柏滋。
于公更高门,驷马来不迟。
每爱前山似画图,兴来萧散岂能无。
幽人著屐全忘懒,野老关门不可呼。
夕照晖晖明远水,春风莽莽著平芜。
晴来已喜儿能赋,软脚仍烦送一壶。
飞雪已传信,端叶未分枝。
莫嫌开晚,前月曾付小春期。
谁道梳风洗雨,不许调脂弄粉,容易涴天姿。
眼界未多见,鼻观已先知。昔西湖,今北客,各从宜。
要渠烂熳,趣得暖律为渠吹。
犹记石亭攀折,浑似扬州观赏,清兴欲寻诗。
三嗅不离手,如得和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