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崎不知远,入夜林转深。
月黑虎斯怒,泉枯龙不吟。
饥民瘦如鬼,长吏清有琴。
满屋朔风大,集枝翻冻禽。
崎崎不知远,入夜林转深。
月黑虎斯怒,泉枯龙不吟。
饥民瘦如鬼,长吏清有琴。
满屋朔风大,集枝翻冻禽。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龙门县住宿时所见的凄凉景象与社会现实。首句“崎崎不知远,入夜林转深”以崎岖的道路和渐深的夜色,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探索未知的氛围。接着,“月黑虎斯怒,泉枯龙不吟”两句,通过对比月夜的黑暗与虎的咆哮,以及干涸泉水中龙的沉默,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和谐与潜在的危机。
“饥民瘦如鬼,长吏清有琴”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与官员的清廉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困苦的同情和对官场清正的向往。最后,“满屋朔风大,集枝翻冻禽”以凛冽的北风和瑟缩的鸟儿,象征着环境的严酷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思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寓意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社会问题的敏感洞察和人文关怀。
庄生辞楚使,犠牛诚妙喻。
雄视天地间,何物入吾趣。
陈君表汉俗,盗贼宁下吏。
岂必登要津,方能化邑里。
天地贵长存,人生各有志。
日出沧海东,君为东海士。
问君胡不试,所志良在此。
海今亦有年,览君初度篇。
问君观此海,烟云几变迁。
请自今以往,观之变桑田。
衣食满天下,麟凤游人间。
画工知此意,画此寄高筵。
我为歌此辞,云飞海上山。
拂驾凌松梁,扪萝依化城。
望穷飞鸟前,殿瞰翔鶤平。
蜿蜿峰相拒,漫漫海东倾。
乘危怅有阅,耽寂欣寡营。
良辰值秋期,雾罢天宇晶。
素想挹逸风,玄辨触深情。
八解云无端,六喻本来精。
真如夙缔念,妙觉愿投诚。
光闪金轮涌,心动法鼓鸣。
七灯韬昼焰,二鼠祛夕惊。
浮欢空聚沫,沉照固无赢。
业以清净胜,理由冲寂行。
灵氛欲有讯,相从究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