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翠转深黑,望之如空天。
森沈白日底,傲睨群峰前。
险势开阴峡,飞流注大川。
苍龙不作雨,常得抱珠眠。
冷翠转深黑,望之如空天。
森沈白日底,傲睨群峰前。
险势开阴峡,飞流注大川。
苍龙不作雨,常得抱珠眠。
这首诗描绘了大龙潭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潭水的深邃与神秘。首句“冷翠转深黑,望之如空天”运用色彩对比,将潭水的深邃与天空的广阔相映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森沈白日底,傲睨群峰前”进一步描绘了潭水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的深邃与威严,仿佛是自然界的王者,俯瞰着周围的山峰。
“险势开阴峡,飞流注大川”则通过描绘潭水从狭窄的山谷中奔腾而出,汇入更广阔的河流,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雄伟与壮观。最后,“苍龙不作雨,常得抱珠眠”以“苍龙”比喻潭水,暗示其深不可测,如同龙藏于水底,不轻易显露其真容,只有在特定时刻方能展现出其力量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大龙潭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隐秘之美的一种向往。
置身杳万仞,世俗非我伦。
弹指岁三百,乘化见遗阡。
节义有传人,殆此九世孙。
岂徒继潜德,幽光发至文。
顾画曹所书,深情悲且敦。
展图欲感涕,醇行不自言。
晚世重名教,避名道尤尊。
此理犹为浅,相看惟喟然。
乙未秋入都,常熟招一饭。
坐间惟恒斋,从此不再见。
金陵谒南皮,拒客若有愠。
武昌复持节,枢府颇受怨。
戊戌翁亦去,庚子成内乱。
山中和三诗,自喜得閒散。
国命难久延,大力负夜半。
二三贵人者,愦愦孰可谏?
此卷诚尤物,展览历忧患。
胜情吾何有,话旧且自遣。
文襄复新疆,首刊《吾学录》。
理坏而匿作,响应一何速。
及序马君集,原乱论犹笃。
犯上由放言,遂为天下毒。
伤哉今日祸,老辈固已烛。
治世行同伦,礼义众所服。
邪说兴几载,遽令庙社屋。
逸民秉家法,毛骨见卓荦。
吾生晚可哀,披图想河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