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工夺巧恣幽独,手执青湘展素幅。
已从天上摘繁星,又向林间挥羽族。
咫尺閒开孔雀屏,寻常便写牡丹簇。
淡如西子素妆时,浓似杨妃初睡足。
春心促促蝶和蜂,生意纷纷红间绿。
突兀崎岖石绣苔,絪缊变幻云为幄。
画工写形又写意,谁识丹心苦独至。
春莺催晓个个忙,秋凫顾影双双憩。
粉本曾讶鹤腾空,点晴却恐龙飞去。
我从林下一探奇,到眼不觉开胸臆。
细推物理妙入神,惟此丹青太逼真。
满园凋谢有桃李,四时结翠祇松筠。
青山得意花与鸟,共看年年春不老。
吁嗟乎,共看年年春不老,妙手真能夺大造。
良工夺巧恣幽独,手执青湘展素幅。
已从天上摘繁星,又向林间挥羽族。
咫尺閒开孔雀屏,寻常便写牡丹簇。
淡如西子素妆时,浓似杨妃初睡足。
春心促促蝶和蜂,生意纷纷红间绿。
突兀崎岖石绣苔,絪缊变幻云为幄。
画工写形又写意,谁识丹心苦独至。
春莺催晓个个忙,秋凫顾影双双憩。
粉本曾讶鹤腾空,点晴却恐龙飞去。
我从林下一探奇,到眼不觉开胸臆。
细推物理妙入神,惟此丹青太逼真。
满园凋谢有桃李,四时结翠祇松筠。
青山得意花与鸟,共看年年春不老。
吁嗟乎,共看年年春不老,妙手真能夺大造。
这首诗《题滨隐孔雀牡丹图》由明代诗人张子翼所作,通过对一幅描绘孔雀与牡丹的图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与深刻的艺术感悟。
诗中首先赞美了画师的技艺,称其“良工夺巧”,在幽静的环境中自由创作,以青湘之笔展开素幅,将繁星与羽族、孔雀与牡丹生动地呈现在纸上。通过“淡如西子素妆时,浓似杨妃初睡足”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形容牡丹的淡雅与鲜艳,如同古代美女的妆容,既清丽脱俗又娇艳欲滴。
接着,诗人描绘了画面中的动态之美,蝴蝶与蜜蜂在花间忙碌,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山石与云彩的描绘则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与层次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活。诗人特别提到画师不仅在形似上追求极致,更在“写意”上下功夫,表达了对画师用心之深的赞赏。
最后,诗人感慨于这幅画作的逼真与生动,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即使是在凋谢的桃李与四季常青的松筠之间,也能看到画家赋予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以“青山得意花与鸟,共看年年春不老”结尾,表达了对自然永恒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对画家技艺的极高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画作本身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画家精湛技艺的高度赞扬。
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帘燕子閒。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美兰堂昼永,晏清暑、晚迎凉。
控水槛风帘,千花竞拥,一朵偏双。银塘。
尽倾醉眼,讶湘娥、倦倚两霓裳。
依约凝情鉴里,并头宫面高妆。莲房。
露脸盈盈,无语处、恨何长。
有翡翠怜红,鸳鸯妒影,俱断柔肠。凄凉。
芰荷暮雨,褪娇红、换紫结秋房。
堪把丹青对写,凤池归去携将。
何处逢神仙,传此棋上旨。
静持生杀权,密照安危理。
接胜如云舒,禦敌如山止。
突围秦师震,诸侯皆披靡。
入险汉将危,奇兵翻背水。
势应不可隳,关河常表里。
南轩春日长,国手相得喜。
泰山不碍目,疾雷不经耳。
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
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
成败系之人,吾当著棋史。
出处曾无致主功,南阳为守地犹雄。
醉醒往日惭渔父,得失今朝贺塞翁。
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
卧龙乡曲多贤达,愿预逍遥九老中。
翠峰高与白云闲,吾祖曾居水石间。
千载家风应未坠,子孙还解爱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