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迤一水出苕丛,碧底无沙冷照容。
独倚溪桥看风月,西山紫翠暮千重。
逶迤一水出苕丛,碧底无沙冷照容。
独倚溪桥看风月,西山紫翠暮千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逶迤一水出苕丛”开篇,描绘了水流蜿蜒曲折,从茂密的苕丛中流出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接着,“碧底无沙冷照容”一句,通过“碧底”和“冷照容”两个词组,不仅描绘了水面的清澈和凉爽,还赋予了水体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感。
“独倚溪桥看风月”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诗人独自站在溪上的小桥上,欣赏着周围的风和月,这种孤独而又超然的姿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最后,“西山紫翠暮千重”以壮丽的晚景收尾,西边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紫色和翠绿色,层层叠叠,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超脱,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满望飞腾几许年,一闻充赋喜如颠。
金经炉冶锋方锐,木饱风霜节始坚。
此去稳登云里路,定知荣冠籍中仙。
近闻上蔡鸬洲合,一似前年锦水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