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溪畔好莲花,最似西施出浣纱。
一入吴宫叹殊绝,当年同伴始生嗟。
若耶溪畔好莲花,最似西施出浣纱。
一入吴宫叹殊绝,当年同伴始生嗟。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施的美与命运的转折。首句“若耶溪畔好莲花,最似西施出浣纱”将西施比作溪边的莲花,既展现了她的清雅脱俗,又暗示了她如同莲花般不染尘埃的纯洁。接着,“一入吴宫叹殊绝”一句,通过“叹”字表达了对西施进入深宫后的命运转变的感慨,同时也突出了她在吴宫中的独特地位和非凡魅力。“当年同伴始生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昔日的同伴与西施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命运无常的无奈与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施形象的刻画和命运的探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也蕴含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和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复杂情感和审美追求。
驱车戒行迈,复此官道周。
昔来冰雪交,今还风日柔。
青骢系柳枝,好鸟鸣相求。
冠盖罗四筵,眷言各绸缪。
感此自难别,况怀瓜葛忧。
清源雄剧地,南北当襟喉。
选代苦不易,眷毗良以优。
暂割骨肉恩,且为旬月留。
长安富车马,迟尔看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