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荷花开傍桥,晚钟楼殿碧山椒。
林松绕路行不彻,野鸟避人飞更遥。
喜有高情共丘壑,应须长啸混渔樵。
老僧好事能延客,未觉山房苦寂寥。
浅水荷花开傍桥,晚钟楼殿碧山椒。
林松绕路行不彻,野鸟避人飞更遥。
喜有高情共丘壑,应须长啸混渔樵。
老僧好事能延客,未觉山房苦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荷花开在浅水之旁,傍桥而立,晚钟声从楼殿中传来,与碧绿的山椒交织成一幅生动图画。诗人通过“林松绕路行不彻”表现了深入自然的愿望,但又通过“野鸟避人飞更遥”表达了对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喜有高情共丘壑,应须长啸混渔樵”,诗人表达了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交流和愉悦,以及在大自然中漫步、吟啸的乐趣。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远离世俗纷争,寻找心灵寄托的一种渴望。
最后两句,“老僧好事能延客,未觉山房苦寂寥”,则描写了一个老僧热情接待过往行人的场景,以及诗人自己尚未感受到山中寂寞的境况。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向往,以及对心灵平静状态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心灵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记海棠树底,芍药栏边,红豆联吟。
傍晚妆初卸,更西窗剪烛,东阁谈心。
怜予鸿爪无定,几日便分襟。
正社燕辞巢,子规啼恨,来往花阴。遥岑。
频眺处,祗竹院摊书,松径捶琴。
许我新诗寄,从别时凝望,直到而今。
鸾笺一幅遥递,珍重等南金。
愧报乏琼琚,缠绵枉自怀好音。
别离谁惯,况正当春暮、凄凄风雨。
既酌金尊须痛饮,莫絮伤心软语。
柳拂津亭,花飘山店,珍重长安路。
妇虽非健,学持今日门户。
就是白首慈亲,双双黄日,君漫回头顾。
纵为家贫希斗粟,须识折腰非慕。
凤诰诚荣,鹿车亦乐,但望归无阻。
试听林外,子规啼血方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