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痕如半璧,下印碧池深。
光动虚无境,寒龙不敢吟。
空林垂露采,清夜净人心。
坐尽西岩影,悠然万籁沉。
月痕如半璧,下印碧池深。
光动虚无境,寒龙不敢吟。
空林垂露采,清夜净人心。
坐尽西岩影,悠然万籁沉。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张参戎园十首(其七)》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月夜景象。首句“月痕如半璧”,以比喻手法形容月亮如半轮玉璧,悬挂在夜空中,形象生动。接下来的“下印碧池深”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映照在清澈池塘中的倒影,显得深邃而宁静。
“光动虚无境”写月光洒落,使得虚无的空间仿佛有了动态,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诗人通过“寒龙不敢吟”这一奇特想象,赋予了月光威慑力,暗示连寒龙也为之敛声,增添了神秘感。
“空林垂露采”描绘了月夜中寂静的树林,露珠晶莹,似乎在静静地吸取月光,增添了画面的清凉与静谧。而“清夜净人心”则表达了月夜的净化作用,它能洗涤人的心灵,让人感到心境清明。
最后两句“坐尽西岩影,悠然万籁沉”,诗人独自坐在西岩下,享受着月色带来的宁静,周围的一切声音都沉寂下来,只剩下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月夜的静美与深远,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宁静。
武陵种桃人,香山茹芝老。
世变百战酣,仙境一蹴倒。
炀虐浮于秦,海宇争飞䎂。
人间别有天,海上应无岛。
我行经南浦,奇迹事幽讨。
出门霜落木,呼渡江空潦。
莫言不能饮,笑起同醉倒。
何以侑我觞,泉音玉琴操。
歌筵当日小蓬瀛。晚妆明。识芳卿。
挽袖新词,曾博遏云声。
又侍仙翁灯夕饮,红雾底,沸箫笙。
催人刻烛待诗成。捧雕觥。媚盈盈。
不道醉魂,入夜已瞢腾。
墨涴香罗回盼处,和笑道,太狂生。
繁昌古县依山麓,县外峰峦更重复。
连山断处围平陆,有地可耕无十六。
昔我作尉三年留,局促似为山所囚。
野行村宿饭古寺,山路孰悉如吾州。
车如鸡栖马如狗,风袂尘襟博升斗。
是时身健发财斑,颇复兴怀为奔走。
远近人家山影浓,与我周旋图画中。
山鸟翔集相和应,野花开谢能白红。
薄宦而今更长道,回头祇觉当时好。
筋骸罢惫鬓摧颓,不叹漂零叹吾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