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摇兀到山前,就宿栖真古洞天。
老木倚风清鹤唳,湿云拖雨护龙眠。
尘凡夐出几千仞,足迹经由已半仙。
到此岂容闲咏笔,重来知复是何年。
笋舆摇兀到山前,就宿栖真古洞天。
老木倚风清鹤唳,湿云拖雨护龙眠。
尘凡夐出几千仞,足迹经由已半仙。
到此岂容闲咏笔,重来知复是何年。
诗人以笋舆(一种简陋的车辆)缓缓行进至山前,决定在名为“栖真洞天”的古洞中暂宿。诗中的“老木倚风”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树木随风摇曳的情景,而“清鹤唳”则传达出一派超然物外的高洁之感。“湿云拖雨护龙眠”则让人联想到洞中神秘而又安宁的氛围。诗人通过“尘凡夐出几千仞”表达了对世俗尘埃的超脱和对精神境界提升的追求,同时,“足迹经由已半仙”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自身修为的自信。
最后两句“到此岂容闲咏笔,重来知复是何年”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妙景象,不忍心轻易挥霍文字,更不愿意仓促离开,而是在询问自己,如果再次回到这个地方,会是哪一年。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描写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乱山穷处闻鱼鼓,梵宇潭潭不知暑。
当时麻衣此卜居,自启山林著蓝缕。
飞空楼观惊造化,缥缈云间如帝所。
道人疑是有道者,己不求人人自许。
富儿争致千金多,贫者不辞筋力苦。
若非足指按大地,荒山坐变琉璃宇。
南阳持节奉诏归,夜上峥嵘携幕府。
是时六月火令炽,千骑解鞍人按堵。
登临岂为谢公赏,七子赋诗歌赵武。
长廊月出清风生,古殿无人铃独语。
公留三日看溪涨,白昼鱼虾落飞雨。
我昔千里上太行,身世飘零悲逆旅。
莫投紫岩稍自慰,欲扣僧房无可侣。
有来野饷苜蓿饭,主人对客羞贫窭。
何似元戎从掾吏,落日红旗照洲渚。
椎牛酾酒劳还役,号令三更传部伍。
君能笔力记其事,句法更如山峻阻。
一时豪放岂易得,况有幻怪供诗取。
归来尚可诧朋友,云梦青丘俱不数。
山川虽是风物殊,乐哉信美非吾土。
《次韵承之紫岩长句》【宋·苏过】乱山穷处闻鱼鼓,梵宇潭潭不知暑。当时麻衣此卜居,自启山林著蓝缕。飞空楼观惊造化,缥缈云间如帝所。道人疑是有道者,己不求人人自许。富儿争致千金多,贫者不辞筋力苦。若非足指按大地,荒山坐变琉璃宇。南阳持节奉诏归,夜上峥嵘携幕府。是时六月火令炽,千骑解鞍人按堵。登临岂为谢公赏,七子赋诗歌赵武。长廊月出清风生,古殿无人铃独语。公留三日看溪涨,白昼鱼虾落飞雨。我昔千里上太行,身世飘零悲逆旅。莫投紫岩稍自慰,欲扣僧房无可侣。有来野饷苜蓿饭,主人对客羞贫窭。何似元戎从掾吏,落日红旗照洲渚。椎牛酾酒劳还役,号令三更传部伍。君能笔力记其事,句法更如山峻阻。一时豪放岂易得,况有幻怪供诗取。归来尚可诧朋友,云梦青丘俱不数。山川虽是风物殊,乐哉信美非吾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zRk8B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