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苍竹翠岁寒天。雁山前。凤城边。
回首燕南,一别又三年。
长爱故人心似月,人不见,月还圆。
小窗寂寂锁凝烟。一灯然。一诗联。
诗若灯青,孤影伴无眠。
明日酒中余思在,挥醉墨,洒云笺。
松苍竹翠岁寒天。雁山前。凤城边。
回首燕南,一别又三年。
长爱故人心似月,人不见,月还圆。
小窗寂寂锁凝烟。一灯然。一诗联。
诗若灯青,孤影伴无眠。
明日酒中余思在,挥醉墨,洒云笺。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江城子》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以松与竹的翠绿反衬出寒冷的天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雁山前,凤城边"点明了环境的辽阔和诗人所处之地,而"燕南一别又三年"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
上片通过比喻,将故人比作明亮的月亮,虽人未见,但月圆如故,寓意着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始终如一,即使距离遥远,心仍相连。下片转入室内,小窗幽闭,烟雾缭绕,只有孤灯和诗篇陪伴诗人难以入眠。"诗若灯青",以诗为灯,照亮寂寞的夜晚,"孤影伴无眠"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
结尾两句,诗人期待借酒消愁,将对故人的思念化作醉墨,挥洒在纸上,寄托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慨。
虫蛇不在井,豺虎不在堂。
枳棘不在路,祟厉不在场。
胡为劳我躯,年年去故乡。
故乡此日好风色,雏鸡咿咿桑榆侧。
欲凭远梦赴乡关,坐叹行吟眠不得。
君不见狐死必首丘,依依桑梓令人愁。
试看凌烟古图画,谁哉荡子曾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