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五日明发石口遇顺风》
《十五日明发石口遇顺风》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溯流浅水刺楼船,百棹千篙祇不前。

一夜波声喧到晓,北风气力欲翻天。

挂帆未了青泥过,转眼相将玉笥边。

无数小舟俱在后,追侬不及指为仙。

(0)
注释
溯流:逆流而上。
浅水:水面较浅。
刺楼船:小楼船。
百棹:上百只船桨。
千篙:千根篙子。
祇:只。
喧:喧闹。
晓:天明。
北风:北方的风。
欲翻天:仿佛要掀翻天空。
挂帆:扬帆。
青泥:青泥滩。
过:越过。
转眼:转瞬间。
相将:一起。
玉笥:玉笥山。
俱:都。
追侬:追赶我们。
仙:神仙。
翻译
逆流而上驶向浅水区的小楼船,上百只船桨千根篙子却无法前进。
整夜的波涛声喧闹直至天明,北方的风力大得仿佛要掀翻天空。
帆船还未越过青泥滩,转眼间我们就到了玉笥山边。
众多的小舟紧跟在后,却追赶不上我们,只能称我们为神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诗人在描述自己乘船行进的情景。开头两句“溯流浅水刺楼船,百棹千篙祇不前”展示了船只在激流中缓慢推进的情形,其中“溯流”指逆着河流而上,“浅水”表明水位较低,“刺楼船”则是用竹筏推动船只的方法,而“百棹千篙祇不前”强调了推进的艰难,尽管有众多的人力,但船依旧难以前行。

接下来的两句“一夜波声喧到晓,北风气力欲翻天”描绘了一场猛烈风暴的场景。诗人通过“一夜波声喧到晓”传达了长时间的风雨和水流的激烈,而“北风气力欲翻天”则形容了北风的强劲,似乎有要掀翻天空之势。

中间两句“挂帆未了青泥过,转眼相将玉笥边”描绘了船只行进过程中的景象。诗人在用“挂帆未了”来表达航行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而“青泥过”则是船只经过河岸边的绿色水草地带,“转眼相将玉笥边”可能是在形容两岸之間的距离接近,或者某种景物即将到达。

最后两句“无数小舟俱在后,追侬不及指为仙”则表明了诗人所乘船只在众多小舟中独领风骚。尽管有许多小船紧随其后,但诗人的船只却如同仙船一般难以被追上。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不仅展示了诗人航海的艰辛,也展现了壮美的自然景观和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春日瀛台即事·其一

云酿疑蒸雨,花迟似驻春。

莫嫌时寂寞,已觉景鲜新。

蝶栩红芳底,鸥眠绿水滨。

舞雩曾点意,忆昔一閒身。

(0)

是日未至云罩寺寄题以诗·其一

寺在白云端,峰头尚仰看。

非关难得到,却虑不胜寒。

树色连空暗,钟声落涧残。

不教馀兴尽,佳处且回銮。

(0)

偶作风候写生二十四册各题以诗·其二十三酴醾

迎风屡舞自傞傞,策骑寻芳侧弁俄。

自是此花能醉客,非关春酒中人多。

(0)

觱发寒威淡远空两峰谁镂玉西东后凋颜色分明在便是当年黄绮翁·其二

侵肌栗烈飒寒风,卒岁茅檐念窭穷。

识得贞元旋转处,梅梢春信已标红。

(0)

君子有所思行·其五

君子有所思,所思秋复春。

望道而未见,简编良具陈。

呜呼斯后兮,何以淑其身。

(0)

尹会一孝其母而母亦贤年七十馀会一告请终养诗以赐之

聆母多方训,于家无间言。

庥风诚所励,百行此为尊。

名寿辉比里,孝慈萃一门。

犹闻行县日,每问几平反。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