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兵宪父母》
《挽张兵宪父母》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长夜已难晨,千秋痛二人。

文翁辞化蜀,孟母罢迁邻。

镜掩泉台月,毡凋黉舍春。

藏经空似昔,遗挂宛如新。

蒿唱从兹就,莪篇遂不陈。

高门容驷入,孝里见麋驯。

北阙还堪恋,南陔竟莫循。

馀荣与潜德,并可慰沾巾。

(0)
鉴赏

此诗《挽张兵宪父母》是明代诗人皇甫汸为悼念张兵宪的双亲所作。全诗以哀婉之笔,描绘了对逝者父母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长夜已难晨,千秋痛二人”,开篇即以“长夜”喻逝去的岁月,表达了对逝者父母离世的悲痛之情。接着“千秋痛二人”则直接点明了对两位老人逝世的哀悼,情感深沉而强烈。

颔联“文翁辞化蜀,孟母罢迁邻”,运用典故,文翁和孟母分别代表了古代教育的典范,此处借以表达对逝者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文翁辞化蜀,暗示其去世;孟母罢迁邻,则表示其不再迁移,暗含对逝者的怀念。

颈联“镜掩泉台月,毡凋黉舍春”,通过“镜掩”、“泉台月”、“毡凋”、“黉舍春”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充满哀思的画面。镜掩象征着逝者父母的离世,泉台月则是对冥界的想象,毡凋和黉舍春则分别指逝者父母生前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场所的改变,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哀伤而肃穆的氛围。

尾联“藏经空似昔,遗挂宛如新”,通过“藏经”和“遗挂”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父母生前物品的怀念。虽然物品依旧,但逝者已逝,物是人非,这种对比加深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最后,“高门容驷入,孝里见麋驯”两句,通过“高门”和“孝里”的描述,展现了逝者家庭的尊贵和孝道的传承。同时,“容驷入”和“见麋驯”也寓意着逝者父母的品德和智慧如同高门和孝里一样,永远被后人铭记和尊敬。

“北阙还堪恋,南陔竟莫循”则表达了对逝者父母的深深眷恋,以及对逝去时光无法挽回的感慨。“馀荣与潜德,并可慰沾巾”则以“余荣”和“潜德”来概括逝者父母的美德和成就,以此来安慰自己和他人,寄托哀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父母生平事迹的追忆和缅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悼亡绝句·其六

帘动惊闻步屧声,宛然独自踏阶行。

推窗不见人何处,风自凄清月自明。

(0)

食荔枝

秦皇汉武未闻道,海上那得如瓜枣。

独有仙人冰玉肤,沐雨笼烟住瑶岛。

我来海国春正中,屋角如火扶桑红。

心知绝世在空谷,彷佛梦到扶荔宫。

朝来有酒漾螺碗,眼明见此赪虬卵。

龙女金枝烁有光,鲛人火齐堆无算。

蓝红江绿漫复誇,倾成风味自一家。

餐芳顿欲换肌骨,忍俊谁能惜齿牙。

十年以前无此物,衔子飞来烦海鹄。

天公著意厚穷荒,应遣分甘到铃卒。

万事灰心杜牧之,罪言自著少人知。

朅来正值成阴候,只合兹游为荔支。

(0)

梅岭·其二

惯将双屐作生涯,浅水疏篱小住家。

自笑得居香雪里,读书倦后便看花。

(0)

元夕有感

朔雪馀千里,东风遍九州。

关河中土异,灯火上元愁。

绿蚁尝新酿,青貂恋故裘。

紫姑无用卜,世事正悠悠。

(0)

飞云

飞云游碧虚,夭矫龙蛇势。

因风态无穷,抱日色增丽。

飘然欲安归,出岫非本意。

为霖竟何成,跂望增叹喟。

(0)

蓺玉轩

短李江南秀,虬须让帝孙。

开怀仍好客,爱画复堪论。

蓺玉风烟外,蓝溪气象存。

他年多结绿,会看有乘轩。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