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已难晨,千秋痛二人。
文翁辞化蜀,孟母罢迁邻。
镜掩泉台月,毡凋黉舍春。
藏经空似昔,遗挂宛如新。
蒿唱从兹就,莪篇遂不陈。
高门容驷入,孝里见麋驯。
北阙还堪恋,南陔竟莫循。
馀荣与潜德,并可慰沾巾。
长夜已难晨,千秋痛二人。
文翁辞化蜀,孟母罢迁邻。
镜掩泉台月,毡凋黉舍春。
藏经空似昔,遗挂宛如新。
蒿唱从兹就,莪篇遂不陈。
高门容驷入,孝里见麋驯。
北阙还堪恋,南陔竟莫循。
馀荣与潜德,并可慰沾巾。
此诗《挽张兵宪父母》是明代诗人皇甫汸为悼念张兵宪的双亲所作。全诗以哀婉之笔,描绘了对逝者父母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长夜已难晨,千秋痛二人”,开篇即以“长夜”喻逝去的岁月,表达了对逝者父母离世的悲痛之情。接着“千秋痛二人”则直接点明了对两位老人逝世的哀悼,情感深沉而强烈。
颔联“文翁辞化蜀,孟母罢迁邻”,运用典故,文翁和孟母分别代表了古代教育的典范,此处借以表达对逝者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文翁辞化蜀,暗示其去世;孟母罢迁邻,则表示其不再迁移,暗含对逝者的怀念。
颈联“镜掩泉台月,毡凋黉舍春”,通过“镜掩”、“泉台月”、“毡凋”、“黉舍春”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充满哀思的画面。镜掩象征着逝者父母的离世,泉台月则是对冥界的想象,毡凋和黉舍春则分别指逝者父母生前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场所的改变,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哀伤而肃穆的氛围。
尾联“藏经空似昔,遗挂宛如新”,通过“藏经”和“遗挂”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父母生前物品的怀念。虽然物品依旧,但逝者已逝,物是人非,这种对比加深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最后,“高门容驷入,孝里见麋驯”两句,通过“高门”和“孝里”的描述,展现了逝者家庭的尊贵和孝道的传承。同时,“容驷入”和“见麋驯”也寓意着逝者父母的品德和智慧如同高门和孝里一样,永远被后人铭记和尊敬。
“北阙还堪恋,南陔竟莫循”则表达了对逝者父母的深深眷恋,以及对逝去时光无法挽回的感慨。“馀荣与潜德,并可慰沾巾”则以“余荣”和“潜德”来概括逝者父母的美德和成就,以此来安慰自己和他人,寄托哀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父母生平事迹的追忆和缅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
秦皇汉武未闻道,海上那得如瓜枣。
独有仙人冰玉肤,沐雨笼烟住瑶岛。
我来海国春正中,屋角如火扶桑红。
心知绝世在空谷,彷佛梦到扶荔宫。
朝来有酒漾螺碗,眼明见此赪虬卵。
龙女金枝烁有光,鲛人火齐堆无算。
蓝红江绿漫复誇,倾成风味自一家。
餐芳顿欲换肌骨,忍俊谁能惜齿牙。
十年以前无此物,衔子飞来烦海鹄。
天公著意厚穷荒,应遣分甘到铃卒。
万事灰心杜牧之,罪言自著少人知。
朅来正值成阴候,只合兹游为荔支。
朔雪馀千里,东风遍九州。
关河中土异,灯火上元愁。
绿蚁尝新酿,青貂恋故裘。
紫姑无用卜,世事正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