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太傅挽词三首·其三》
《李太傅挽词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识理未曾误,疾邪惟过深。

岂忘事反覆,不忍俗浮沈。

去国尚回顾,埋名方自今。

异时山水意,恻恻吊鸣琴。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为李太傅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识理未曾误”,赞扬逝者在认识事物的道理上从不犯错,体现了其智慧与正直。接着,“疾邪惟过深”则表明逝者对于邪恶之事的痛恨达到了极致,彰显了其道德的高尚和正义感的强烈。

“岂忘事反覆,不忍俗浮沈”两句,表达了逝者对待世事变迁的态度,既不会忘记事物的反复无常,又不忍心看到世俗的沉沦,体现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悲悯之心。

“去国尚回顾,埋名方自今”描绘了逝者离开国家时的不舍与对名誉的淡泊,即使在死后也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的眷恋与对个人名利的超脱。

最后,“异时山水意,恻恻吊鸣琴”寄托了对逝者未来的怀念与哀思,想象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人们会通过山水之景来追忆逝者,并以琴声表达对逝者的悼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前品质与行为的赞美与怀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操。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次韵马中玉提刑见寄

知公不奈二毛何,寻访天台所得多。

宿处仙人千载宅,悟时禅友一声歌。

道心夷旷忘名势,句法清新为琢磨。

每到西湖怀使节,春风红紫照清波。

(0)

宫词十首·其一

絮扑芙蓉苑,华开太液波。

黄头吹月笛,棹影落天河。

(0)

次韵元章见寄·其一

钱塘故都丽,府寺云中分。

往往得佳客,翩翩多好文。

自余去湘水,无复瞻吴云。

披寻二篇意,岂减鲍参军。

(0)

奉送殊师利

道人壮年曳长裾,挟策负艺西入都。

欲步青云不得途,不如濯足归江湖。

转出淮山一麻襦,天柱峰前明月孤。

调御丈夫真我师,不复饮食形不枯。

归来故土弃妻孥,金玉百万初若无。

四十削发入浮屠,有如浮云飞太虚。

达摩壁观聊自娱,饮光苦行谁复如。

河西将军气貌粗,一见犹如水中鱼。

南阳侍郎说诗书,为筑小庵即朝晡。

诸漏已尽无复馀,此生安得为世拘。

不持一钵上匡庐,秋风有意入三吴。

天竺二山佛子居,赤城更在沧海隅。

彼土观缘小踟躇,何时复来寻老夫。

清泠台下茆已诛,为留一榻待跏趺。

不辞更贮一斛蜜,山间老境任蘧蘧。

(0)

水车

黄叶渡头春水生,江中水车上下鸣。

谁道田间得机事,不如抱瓮可忘情。

(0)

张公洞下

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

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

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

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

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

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

吾昔已炼九华丹,欣寻二洞穷幽寂。

稚川方求句漏令,长史亦赖旌阳力。

手种青精期可择,未能脱去空羁靮。

篮舆往来不惮勤,搔首山前发斑白。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