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暑夜不寐,起读月令章。
乃知季夏后,有土居中央。
下以开素景,上以承朱阳。
寒暑相代谢,天运固有常。
如何历家算,视此殊乖张。
谓是大火西,柔金遇而藏。
三庚作三伏,坐使元化戕。
试问创者谁,眇眇秦汉王。
恭惟大统历,贤者宜消详。
苦暑夜不寐,起读月令章。
乃知季夏后,有土居中央。
下以开素景,上以承朱阳。
寒暑相代谢,天运固有常。
如何历家算,视此殊乖张。
谓是大火西,柔金遇而藏。
三庚作三伏,坐使元化戕。
试问创者谁,眇眇秦汉王。
恭惟大统历,贤者宜消详。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杂诗二首(其一)》描绘了夏日酷暑难眠时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思考。诗中,他通过阅读《月令》篇章,认识到夏季六月(季夏)之后,地处于天地中央,阴阳交替,寒暑轮回,这是大自然的恒常法则。然而,历法计算却与之不符,将三伏时期归咎于大火星西行和金气收敛,导致气候异常炎热。诗人质疑历法的准确性,并追溯到古代秦汉时期可能的错误源头。
诗人对传统的“大统历”提出疑问,认为贤能之人应深入研究并纠正这些偏差。整首诗寓含了对天文历法的反思,以及对古代智慧与现代知识之间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