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幕围香,金尊劝酒,舞衣轻约柔肢。
璧月长圆,宵宵还照琼姿。
多才自结行云伴,笑人閒、几辈伤离。
又争知、好梦先醒,佳会仍稀。
春情不似双栖燕,似阑前柳絮,陌上花枝。
望断征轮,金钱未告归期。
狂踪应惯成飘泊,算啼鹃、空到天涯。
写新词、十幅巴笺,难寄相思。
绣幕围香,金尊劝酒,舞衣轻约柔肢。
璧月长圆,宵宵还照琼姿。
多才自结行云伴,笑人閒、几辈伤离。
又争知、好梦先醒,佳会仍稀。
春情不似双栖燕,似阑前柳絮,陌上花枝。
望断征轮,金钱未告归期。
狂踪应惯成飘泊,算啼鹃、空到天涯。
写新词、十幅巴笺,难寄相思。
这首《高阳台》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宴饮欢聚与离别相思的画面。"绣幕围香,金尊劝酒",开篇便营造出华美的宴席氛围,香氛四溢,金杯交错,暗示着欢乐的时光。"舞衣轻约柔肢",则通过舞者的身姿,进一步渲染了宴会上的热闹和女性的娇媚。
"璧月长圆,宵宵还照琼姿",诗人借明亮的月亮象征团圆,然而"宵宵"的月圆与"佳会仍稀"形成对比,暗示着主人公对长久相聚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春情不似双栖燕",以燕子比喻恩爱夫妻,表达出主人公对伴侣的思念,而自己却如同"阑前柳絮,陌上花枝"般孤独飘零。
"望断征轮,金钱未告归期",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愁绪,主人公期盼着远方的亲人归来,但音信渺茫。"狂踪应惯成飘泊",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最后,"写新词、十幅巴笺,难寄相思",表达了主人公满腹的相思之情难以寄托,只能通过文字来遥寄千里之外。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宴饮、月夜、春景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的离愁别绪和对团圆的深深期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