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物·其一》
《感物·其一》全文
宋 / 艾性夫   形式: 古风

中园植佳橘,插棘为储胥。

橘根阳未萌,棘枝已扶疏。

终年高且深,势盛凌橘孤。

岂以雨露偏,良由习性殊。

非类不可依,橘其防厥初。

(0)
翻译
在园中种植优良的橘树,用荆棘作为篱笆。
橘树的根还没有发芽,而荆棘的枝条已经繁茂。
整年里,它们又高又密,气势旺盛,压过了一旁的橘树。
难道是因为雨水阳光的偏爱吗?其实是它们习性的不同。
不是同类就不能相依,橘树要从一开始就防范这种情况。
注释
中园:园中的空地。
佳橘:优良的橘树。
储胥:篱笆,这里指荆棘。
阳未萌:还没有发芽,指橘树的生长阶段。
扶疏:枝叶繁茂。
势盛:气势旺盛。
厥初:开始,最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园内佳橘与插棘共存的生动图景,通过对比两者的生长状态和特性,表达了作者对于品格高尚、坚韧不拔的人物寓意。诗中的佳橘象征着正直无私之士,而插棘则代表着那些虽然外表粗糙但内在坚韧、有用之人。

“中园植佳橘,插棘为储胥。”开篇即点出主旨,将佳橘与插棘并置,以示对比。佳橘虽好,但尚未生根;而插棘虽然外形坚硬,却已经枝叶扶疏。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表面与内在、潜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终年高且深,势盛凌橘孤。”随后诗人描述了插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长,直至枝叶繁茂,甚至超过了佳橘。这一描写增强了插棘坚韧不拔、最终取得成功的地位。

“岂以雨露偏,良由习性殊。”诗人借此自然现象,反思原因,认为并非是因为雨水的偏爱,而是由于它们本身的习性和特性不同。这里雨露可以比喻为外界的恩惠或机遇,而习性则指内在的品质与本能。

“非类不可依,橘其防厥初。”最后诗人点出,佳橘虽然美好,但它不能成为依赖,因为它未能如插棘那般坚韧。这一句强调了内在品质对于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的两种植物生长状况,传达了一种生活哲理,即外表不一定代表实力,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坚韧与特质。这种思想倡导读者要注重个人的品格修养和内在力量,而不是仅凭外表或一时的光鲜。这首诗语言简洁、意蕴深远,是一篇寓意丰富的咏物诗。

作者介绍

艾性夫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无题,集元人句

久无谈笑路西东,鱼雁沉沉信不通。

时复思君倚深树,灯花犹记别时红。

(0)

己亥杂诗·其五十五

手校斜方百叶图,官书似此古今无。

只今绝学真成绝,册府苍凉六幕孤。

(0)

己亥杂诗·其二十一

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

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0)

贺新郎

天畔蚕丛路。记当日、锦城丝管,华阳士女。

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

有多少、花钿血污。

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

葭萌驿,鹃啼苦。春宵高宴元戎府。

明月下、玉容黯淡,有人低诉。

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

客亦为、泪零如雨。

掷却黄金归破镜,问德言、还识菱花否。

吾事毕,拔身去。

(0)

师师令.汴京访李师师故巷

宣和天子,爱微行坊市。

有人潜隐小屏红,低唱道、香橙纤指。

夜半无人莺语脆,正绿窗风细。

如今往事消沈矣,怅暮云千里。

含情试问旧倡楼,奈门巷、条条相似。

头白居人随意指,道斜阳边是。

(0)

戊子避乱舟中寄弟

野树鸣蝉咽未休,蓼花蘋叶晚来秋。

干戈满眼惊残梦,风雨伤心逐去舟。

丧乱相依吾弟在,艰危无奈老亲忧。

更怜宿草青青冢,寒食新烟望里愁。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