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园植佳橘,插棘为储胥。
橘根阳未萌,棘枝已扶疏。
终年高且深,势盛凌橘孤。
岂以雨露偏,良由习性殊。
非类不可依,橘其防厥初。
中园植佳橘,插棘为储胥。
橘根阳未萌,棘枝已扶疏。
终年高且深,势盛凌橘孤。
岂以雨露偏,良由习性殊。
非类不可依,橘其防厥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园内佳橘与插棘共存的生动图景,通过对比两者的生长状态和特性,表达了作者对于品格高尚、坚韧不拔的人物寓意。诗中的佳橘象征着正直无私之士,而插棘则代表着那些虽然外表粗糙但内在坚韧、有用之人。
“中园植佳橘,插棘为储胥。”开篇即点出主旨,将佳橘与插棘并置,以示对比。佳橘虽好,但尚未生根;而插棘虽然外形坚硬,却已经枝叶扶疏。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表面与内在、潜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终年高且深,势盛凌橘孤。”随后诗人描述了插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长,直至枝叶繁茂,甚至超过了佳橘。这一描写增强了插棘坚韧不拔、最终取得成功的地位。
“岂以雨露偏,良由习性殊。”诗人借此自然现象,反思原因,认为并非是因为雨水的偏爱,而是由于它们本身的习性和特性不同。这里雨露可以比喻为外界的恩惠或机遇,而习性则指内在的品质与本能。
“非类不可依,橘其防厥初。”最后诗人点出,佳橘虽然美好,但它不能成为依赖,因为它未能如插棘那般坚韧。这一句强调了内在品质对于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的两种植物生长状况,传达了一种生活哲理,即外表不一定代表实力,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坚韧与特质。这种思想倡导读者要注重个人的品格修养和内在力量,而不是仅凭外表或一时的光鲜。这首诗语言简洁、意蕴深远,是一篇寓意丰富的咏物诗。
天畔蚕丛路。记当日、锦城丝管,华阳士女。
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
有多少、花钿血污。
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
葭萌驿,鹃啼苦。春宵高宴元戎府。
明月下、玉容黯淡,有人低诉。
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
客亦为、泪零如雨。
掷却黄金归破镜,问德言、还识菱花否。
吾事毕,拔身去。
宣和天子,爱微行坊市。
有人潜隐小屏红,低唱道、香橙纤指。
夜半无人莺语脆,正绿窗风细。
如今往事消沈矣,怅暮云千里。
含情试问旧倡楼,奈门巷、条条相似。
头白居人随意指,道斜阳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