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七岁度中秋,强半阴云兴未酬。
况复文园偏善病,更兼漆室本多忧。
月华特为今宵胜,风雅谁如尔辈优。
酣饮何妨更欲尽,主人未倦且淹留。
林间七岁度中秋,强半阴云兴未酬。
况复文园偏善病,更兼漆室本多忧。
月华特为今宵胜,风雅谁如尔辈优。
酣饮何妨更欲尽,主人未倦且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孙传庭在壬申年中秋之夜,邀请友人在风雅堂饮酒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林间七岁度中秋”,点明了诗人自回归故里以来,已经度过了七个中秋节,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接着,“强半阴云兴未酬”一句,描绘了中秋之夜云层浓厚,月色未显的景象,暗示了天气的不配合,但同时也预示着月光的特别之处。
“况复文园偏善病,更兼漆室本多忧”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患有疾病的文园(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别称)和多忧的漆室(《庄子》中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疾病缠身的状态,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月华特为今宵胜,风雅谁如尔辈优”则转向对中秋月色的赞美,以及对在场友人的赞赏,强调了这次聚会的特殊意义和氛围的高雅。
最后,“酣饮何妨更欲尽,主人未倦且淹留”表达了诗人希望畅饮尽兴,主人也不愿散去的心情,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小玉庞珠丽。俏携来、金谷园中,掠云描翠。
手挽香肩红树里,占尽温柔旖旎。
更带醉、潮添妩媚。
曾学鸳鸯池并浴,到巫峰、深处云偏腻。
鬓影颤,钗儿坠。谁知转眼生憔悴。
诧无端、轰雷掣电,惊翻叱利。
烟锁池塘拖弱柳,寂寞柴门空闭。
趁青鸟、衔书难寄。
从此章台人去杳,惜尊前、少个虞侯至。
肠欲断,心先碎。
春残一别,叹飘零又早,岁云暮矣。
我苦淹留君未返,天地沙鸥同似。
握手他乡,论心客舍,暂醉吹箫市。
寒灯促膝,低徊无限情思。
犹忆故里初逢,君年英妙,我亦称豪士。
曾得几场花下饮,倏忽吾衰将至。
雨棹烟帆,酒旗戏鼓,湿尽青衫泪。
此都郁郁,为君须亟归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