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旌冉冉自天来,银岛金门郁气开。
海色昔时浑似雾,风声今日迅如雷。
谈兵夜静鱼龙泣,击剑光寒鬼魅催。
江左未应轻借寇,还期推毂重边台。
双旌冉冉自天来,银岛金门郁气开。
海色昔时浑似雾,风声今日迅如雷。
谈兵夜静鱼龙泣,击剑光寒鬼魅催。
江左未应轻借寇,还期推毂重边台。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名为《喜陆养和督汎》。诗中描绘了陆养和督军泛海归来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壮阔的海景与激烈的军事氛围。
首联“双旌冉冉自天来,银岛金门郁气开”,以“双旌”象征陆养和督军的归来,形象地描绘出其威严与荣耀。银岛金门的景象,既烘托出海上的壮丽,也预示着陆养和督军归来时的辉煌气势。
颔联“海色昔时浑似雾,风声今日迅如雷”,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海面的朦胧与今日风声的迅猛形成鲜明对比,不仅突出了时间的流逝,更强调了陆养和督军归来时的震撼力。
颈联“谈兵夜静鱼龙泣,击剑光寒鬼魅催”,进一步渲染了军事氛围。夜晚的宁静被谈兵之声打破,鱼龙仿佛因之哭泣;而击剑的光芒则让鬼魅为之颤抖,形象地表现了陆养和督军的英勇与威慑力。
尾联“江左未应轻借寇,还期推毂重边台”,表达了对陆养和督军的期待与敬意。在江左之地,不应轻易放任敌人入侵,期待他再次出征,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陆养和督军归来情景的描绘,展现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爱国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安全的深切关注。
一枕馀醒,厌厌共、相思无力。
人语定、小窗风雨,暮寒岑寂。
绣被留欢香未减,锦书封泪红犹湿。
问寸肠、能著几多愁,朝还夕。春草远,春江碧。
云暗澹,花狼藉。更柳绵闲扬,柳丝谁织。
入梦终疑神女赋,写情除有文星笔。
恨伯劳、东去燕西归,空相忆。
捉住玉山赤凤,神舟同泛,激浪漂浮。
便使乌龟开口,出头喜谟,吸洪涛、枯干北海,使巨波、浇灌西湖。
自舒敷。水纹花面,此日是金铺。光珠。
盈盈照耀,恰如明月,晃晃方隅。
普遍腾辉,尽成霞彩环纡。
见圆珠、深深渐见,结宝丹、空外超逾。
得临大罗天上,永永惺苏。
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渚阔。
欲下未下风悠扬,影落寒潭三两行。
天涯是处有菰米,如何偏爱来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