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东风,袅垂杨、长似舞时腰瘦。翠馆朱楼,紫陌青门,处处燕莺晴昼。乍看摇曳金丝细,春浅映、鹅黄如酒。嫩阴里,烟滋露染,翠娇红溜。
此际雕鞍去久。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断肠也,羞眉画应未就。
十里东风,袅垂杨、长似舞时腰瘦。翠馆朱楼,紫陌青门,处处燕莺晴昼。乍看摇曳金丝细,春浅映、鹅黄如酒。嫩阴里,烟滋露染,翠娇红溜。
此际雕鞍去久。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断肠也,羞眉画应未就。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春色宜人的景象,杨柳随风舞动,似细腰之美丽。翠绿的馆宇和朱红的楼阁,以及紫色的道路和青石的门槛,都映照在晴朗的午后阳光中,每个角落都有燕子欢飞。
诗人细致地描写了金丝般细腻的柳枝,春天浅淡的绿意,如同酒一般的鹅黄色彩。嫩绿的树荫里,烟雾弥漫,露珠沾湿,一片翠红交织的景致。
诗人此时心中思念着久远的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如今只能在空寂中追忆。在邮亭边,只剩下短短的柳枝环绕头顶。海角天涯,春寒食初,清明之境,却又是泪水沾湿衣袖。
去年此时,诗人曾将折下的花枝赠与过往行人,而今朝,又是一番纤细的手势。这种离别之痛,令人心肠断裂,那些羞涩的眉眼,画面尚未完全展现。
待月中秋欲共欢,不堪阴晦阻群观。
宾归已彻青油幕,云绽聊窥白玉盘。
就榻酒狂平未歇,据鞍吟苦得应难。
孀娥此夕潜何甚,专要人将别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