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人事,何曾理书帙。
鸟鼠白昼游,入门忽首疾。
架阁具倾覆,点检切中怵。
凌晨趣洒扫,整顿倏终日。
种类既品题,编简复齐一。
不但几案清,幸靡万一失。
焚香坐望馀,俨然成静室。
平生风雅情,殊以乖蹇窒。
追惟感叹生,端坐还羞㥾。
何如溪上翁,翩翩独閒逸。
三年困人事,何曾理书帙。
鸟鼠白昼游,入门忽首疾。
架阁具倾覆,点检切中怵。
凌晨趣洒扫,整顿倏终日。
种类既品题,编简复齐一。
不但几案清,幸靡万一失。
焚香坐望馀,俨然成静室。
平生风雅情,殊以乖蹇窒。
追惟感叹生,端坐还羞㥾。
何如溪上翁,翩翩独閒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康海在整理书籍时的心境与感受。诗中充满了对书籍的珍视和整理过程中的细致入微,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感慨。
首句“三年困人事,何曾理书帙”,开篇即道出诗人长期被俗务缠身,无暇顾及书籍,表达了对过去未能专注于书籍整理的遗憾。接着,“鸟鼠白昼游,入门忽首疾”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进入书斋后,仿佛连鸟鼠都因书籍的召唤而前来参观的情景,侧面反映出书籍对诗人的吸引力。
“架阁具倾覆,点检切中怵”则描述了整理书籍时的紧张与谨慎,架阁倾覆、点检中生怕遗漏任何一册,体现了对书籍的敬畏之心。接下来,“凌晨趣洒扫,整顿倏终日”表现了整理工作的耗时与投入,从清晨开始到傍晚结束,可见其用心之深。
“种类既品题,编简复齐一”表明了整理后的成果,不仅书籍按照类别排列整齐,而且编目清晰,体现了诗人的组织能力和对知识的系统化理解。“不但几案清,幸靡万一失”强调了整理后的整洁与安全,确保了书籍不会遗失。
“焚香坐望馀,俨然成静室”描绘了整理完毕后,诗人沉浸在宁静的书斋中,焚香静坐,享受着整理带来的宁静与满足感。“平生风雅情,殊以乖蹇窒”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风雅生活的怀念,以及因俗务所困而无法实现的遗憾。
最后,“追惟感叹生,端坐还羞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与自责,同时“何如溪上翁,翩翩独閒逸”以溪边悠闲的老翁为对比,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深厚情感和对整理工作的专注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风满长江四塞孤,东南天地半荆吴。
开尊兰若醺平乐,斜日芙容待画图。
乍识姓名疑广德,久传诗赋动江都。
招提遗墨苍梧远,尚忆龙须落鼎湖。
偶动山水怀,晨兴严夙驾。
新霁绚明绮,奔流百川泻。
既至招提境,浣濯憩僧舍。
香光礼慈云,斋宿经清夜。
旦启金浮屠,璀璨宝光射。
清泠碗内荧,的的明珠亚。
始沉倏已浮,荡漾光影下。
静观洗蒙虑,感叹陟神化。
世人业所积,遇境恒惊咤。
古佛具至神,万古精灵迓。
托物见真性,怪奇讵相借。
金刚不坏身,窥之匪隙罅。
末法思前缘,于焉但嗟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