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汤山》
《汤山》全文
清 / 蒋知让   形式: 古风

大汤山傍离宫起,小汤山卧离宫里。

汤泉汤汤两山边,漫山竹柏笼御烟。

方池金甃锁謻室,余波玉沼生台莲。

严霜已逼行客噤,残葩尚夺宫妆妍。

翠华不到今几载,膏腴泽遍环山田。

我昨歇鞍泉上坐,不得一湔尘土涴。

骊山夜月忆旧游,廿载匆匆春梦破。

那知羽卫司掖门,中有烟火神仙孙。

名姓才通哑然笑,两家交道千秋存。

为言此地原荒址,仁庙中年乃经始。

画苑名家焦若真,图进新宫易数纸。

从兹琼液涵恩波,山灵拥戴泉龙喜。

吁嗟乎,水性皆冷泉独温,旧闻源出丹砂根。

潜滋动植不灼烂,玄冥之德如其仁。

解衣笑就通流浴,饱饮止愁徒满腹。

那须漱咽养寸田,已胜河车倾万斛。

宫槐黄落秋向残,转眼大地冰阑干。

我思挹注挽斗柄,尽回天下三冬寒。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蒋知让的《汤山》描绘了大汤山和小汤山之间的皇家离宫,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描绘温泉、竹柏、方池、玉莲等意象,展现了离宫的奢华与宁静。他以严霜、残花暗示时光流转,而皇帝的踪迹已远,只有山水依旧滋养着农田。

诗中提到的“骊山夜月”和“哑然笑”的典故,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人世间的机缘巧合。诗人感叹仁庙时期对汤山的开发,以及画家焦若真的贡献,使得温泉的恩泽得以流传。他还赞美了泉水的神奇功效,认为沐浴其中能解忧消愁,胜过任何药石。

最后,诗人借景抒怀,想象自己能借助温泉的力量,驱散寒冬,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山水自然的深厚感情。

作者介绍

蒋知让
朝代:清

清江西铅山人,字师退。蒋士铨子。举人,官河南唐县知县。亦工诗。有《妙吉祥室诗集》。
猜你喜欢

睢阳五老图

天朝罢命锡归闲,富寿康宁老税冠。

国史标名知骨鲠,邦人图像胜楹桓。

龙飞天上时还暖,鱼跃波心气未寒。

惟我潜心于易理,备知先哲应时看。

(0)

次韵马中玉提刑见寄

知公不奈二毛何,寻访天台所得多。

宿处仙人千载宅,悟时禅友一声歌。

道心夷旷忘名势,句法清新为琢磨。

每到西湖怀使节,春风红紫照清波。

(0)

宫词十首·其一

絮扑芙蓉苑,华开太液波。

黄头吹月笛,棹影落天河。

(0)

次韵元章见寄·其一

钱塘故都丽,府寺云中分。

往往得佳客,翩翩多好文。

自余去湘水,无复瞻吴云。

披寻二篇意,岂减鲍参军。

(0)

奉送殊师利

道人壮年曳长裾,挟策负艺西入都。

欲步青云不得途,不如濯足归江湖。

转出淮山一麻襦,天柱峰前明月孤。

调御丈夫真我师,不复饮食形不枯。

归来故土弃妻孥,金玉百万初若无。

四十削发入浮屠,有如浮云飞太虚。

达摩壁观聊自娱,饮光苦行谁复如。

河西将军气貌粗,一见犹如水中鱼。

南阳侍郎说诗书,为筑小庵即朝晡。

诸漏已尽无复馀,此生安得为世拘。

不持一钵上匡庐,秋风有意入三吴。

天竺二山佛子居,赤城更在沧海隅。

彼土观缘小踟躇,何时复来寻老夫。

清泠台下茆已诛,为留一榻待跏趺。

不辞更贮一斛蜜,山间老境任蘧蘧。

(0)

水车

黄叶渡头春水生,江中水车上下鸣。

谁道田间得机事,不如抱瓮可忘情。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