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庐有隐君,久爱北山文。
涧底弄清泚,岭头吟白云。
月随行处影,猿向定中闻。
寄得书来说,怜余在鹭群。
康庐有隐君,久爱北山文。
涧底弄清泚,岭头吟白云。
月随行处影,猿向定中闻。
寄得书来说,怜余在鹭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庐山的文人与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感悟。诗中的“康庐”指庐山,“隐君”则是对那位隐居者的尊称。诗人通过“涧底弄清泚,岭头吟白云”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隐居者在山间水边与云雾之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月随行处影,猿向定中闻”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居者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月光随着他的身影移动,猿猴在静谧中发出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最后,“寄得书来说,怜余在鹭群”表达了诗人对隐居者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通过书信交流,彼此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驱车出北门,冠盖何济济。
骊驹委仆夫,壶榼倾肴醴。
群公各称愿,勉事圣天子。
跻世成唐虞,生光照闾里。
闻言内自忸,安能与斯理。
无已则有之,长途跬步始。
孤掌何由鸣,聚蚊雷可拟。
愿言各努力,敬以修诸已。
无惮悠久成,无厌冲澹旨。
韦布可佐皇,肉食反足鄙。
平生无寸长,结发守圣轨。
徒嗟白满头,始觉玄尚未。
多谢诚殷勤,何以报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