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束琴书入帝都,骊驹将发重踟蹰。
十年鸡肋惭丛桂,万里雄飞负壮图。
故国云山成睽隔,长途风雪任驰驱。
却怜双鬓催迟暮,何日扁舟问五湖。
检束琴书入帝都,骊驹将发重踟蹰。
十年鸡肋惭丛桂,万里雄飞负壮图。
故国云山成睽隔,长途风雪任驰驱。
却怜双鬓催迟暮,何日扁舟问五湖。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兆熊所作的《将发安远》。诗中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前往远方时复杂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
首联“检束琴书入帝都,骊驹将发重踟蹰”,描绘了诗人整理行装,带着琴书进入京城的情景,而即将出发时内心的犹豫不决,如同等待出征的骏马,既兴奋又忐忑。
颔联“十年鸡肋惭丛桂,万里雄飞负壮图”,对比了过去十年的平庸生活(“鸡肋”比喻无味的生活)与心中壮志未酬(“丛桂”象征高洁的品质,“万里雄飞”表达远大的理想)。诗人对自己过去未能实现抱负感到羞愧,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
颈联“故国云山成睽隔,长途风雪任驰驱”,点明了诗人离开京城后将面对的孤独与艰难,无论是与故乡的云山相隔,还是在漫长旅途中面对风雪,都充满了挑战。
尾联“却怜双鬓催迟暮,何日扁舟问五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怜惜自己已步入晚年,渴望有一天能像古代文人那样乘一叶扁舟,游历五湖四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深沉的情感。
山行见石轴,黄荣大而华。
一花合群英,径可半尺奢。
团团缀末干,兀兀无傍桠。
或如罥綵鞠,或如撑秋瓜。
烂漫山谷间,仙人唾馀霞。
性不利羊食,其生天所赊。
踯躅本山榴,又以红见誇。
且致是非间,未暇披金沙。
谁能别为名,美如洛阳花。
感兹在隐约,把玩令人嗟。
姿容牡丹比,但未收姚家。
蓬荜困遗贤,荆布裹贞娃。
取酒载酹之,下山西日斜。
呜呼王迹熄兮伯烜赫,名分不正礼义忒。
孔子忧道徒戚戚,感麟不时出乃获。
因假鲁史尊周德,书王纪元重人极。
拨乱反正笔任责,笔笔削削区淑慝。
王道以之作绳墨,君君臣臣父子得。
三纲九法一暴白,天下懔然畏乱贼。
匪曰无位政斯绎,匪曰空言用斯覈。
千秋万古垂世则,由麟而作复麟画。
言虽画绝道载籍,令人口诵心亦格。
为经为常国命脉,安成大彭代是职。
两贤以奏第一策,调元补化奉明辟。
惟麟有趾仍有定,子姓振振永厥泽。
不复见安道,归哉空雪湖。
低云接清泪,远浪激长吁。
肮肮老博士,峥峥伟丈夫。
朝廷虚购玉,沧海实遗珠。
雄辩常翻口,衰痕未满须。
斯人竟微疾,我辈强孱躯。
一邑人皆愕,三年梦已殊。
妙篇留脍炙,还与不亡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