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扫嚣尘迹,枚条自改门。
籁虚秋断续,花冷月黄昏。
鸠拙休相笑,鸿冥倘可扪。
逍遥与齐物,一等不须论。
欲扫嚣尘迹,枚条自改门。
籁虚秋断续,花冷月黄昏。
鸠拙休相笑,鸿冥倘可扪。
逍遥与齐物,一等不须论。
这首诗《枝巢》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欲扫嚣尘迹”,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纷扰、清除心灵杂念的意愿。接着,“枚条自改门”一句,以自然界的树木自行更替门户,暗喻诗人希望内心世界也能如同自然界一样,自我更新,达到一种纯净的状态。
“籁虚秋断续,花冷月黄昏”两句,运用了秋日风声、冷花、月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里的“籁虚”、“花冷”、“月黄昏”都是用来形容环境的凄清与内心的孤寂,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鸠拙休相笑,鸿冥倘可扪”两句,通过对比鸠鸟的笨拙与鸿雁的高远,表达了诗人既不羡慕他人,也不自视过高,而是寻求一种中庸之道的生活态度。这里“鸠拙”象征着平凡与局限,“鸿冥”则代表了高远与自由,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不必过分追求高不可及的目标,也不必嘲笑自己平凡,而应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最后,“逍遥与齐物,一等不须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想境界。逍遥自在地生活,与万物和谐相处,认为这些生活方式并无高下之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由、平等、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净化、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哲思与意境之美。
华镫炳往籍,千载玩斯须。
因得披先咏,云日互光奇。
嘉餐沆露英,洁把琼瑶枝。
芙蓉映松篁,种绪各有宜。
遐思宛可得,苦抱吾其知。
删述群龙才,无忝万代垂。
借问言何似,皓月明秋池。
寄语挥毫子,骋驾毋多岐。
六出皑皑粉作团,狂飞深积欲平栏。
鸳鸯并隐浑无迹,鳷鹊高栖独耐寒。
宝树殿前翻素盖,綵花楼外矗瑶坛。
漏催银箭传难到,人在蓬壶立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