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日元朝纪正元千官朝拱九重尊曙光微映苍龙阙晴旭徐升彩凤门湛露恩波来禁苑泰阶星耀接微垣小臣叨从群公后惭戴皇乾履厚坤》
《元日元朝纪正元千官朝拱九重尊曙光微映苍龙阙晴旭徐升彩凤门湛露恩波来禁苑泰阶星耀接微垣小臣叨从群公后惭戴皇乾履厚坤》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六出皑皑粉作团,狂飞深积欲平栏。

鸳鸯并隐浑无迹,鳷鹊高栖独耐寒。

宝树殿前翻素盖,綵花楼外矗瑶坛。

漏催银箭传难到,人在蓬壶立马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清晨,宫廷内外一片祥和与庄严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花飘落、覆盖万物的场景,以及在雪景中,鸳鸯隐匿、鳷鹊高栖的自然生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肃穆的氛围。

“六出皑皑粉作团,狂飞深积欲平栏。” 开篇即以“六出”形容雪花,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如团般洁白纷飞的景象。接着,“狂飞深积欲平栏”,描述了雪花在空中狂舞,最终堆积在栏杆上,仿佛要将栏杆覆盖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雪景的壮观。

“鸳鸯并隐浑无迹,鳷鹊高栖独耐寒。” 这两句通过对比鸳鸯与鳷鹊的行为,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宁静与寒冷。鸳鸯因环境改变而隐匿无踪,鳷鹊则选择在高处栖息,独自承受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深度。

“宝树殿前翻素盖,綵花楼外矗瑶坛。” “宝树”、“瑶坛”等词汇的运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华美,也暗示了皇宫的神圣与庄严。殿前的宝树在雪中翻动着白色的“盖”,楼外的瑶坛矗立,与雪景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漏催银箭传难到,人在蓬壶立马看。” 最后两句,诗人以“漏催银箭”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将读者带入一个想象中的仙境——“蓬壶”,在这里,人们可以驻足欣赏这难得一见的雪景,体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宫廷生活与自然生态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游小金山

重谒苏台感素秋,江山不改昔年游。

萧萧贝叶连青嶂,漠漠杨花漾碧流。

绀宇祇应留古迹,琼枝空自老丹邱。

不胜仰止高山意,赤壁金莲思未休。

(0)

京师晓发别诸同年

几回衣染禁城尘,万树花怜上苑春。

驴背风沙京国泪,梦中儿女故园身。

厌闻萧寺鸡声早,又见砖河柳色新。

滚滚同游俱不贱,年年尊酒送归人。

(0)

北滘候潮

暮色云连树,停桡荻近洲。

潮回樯影动,月照海波浮。

人语静清夜,柝声惊白鸥。

客怀萧索甚,况复对高秋。

(0)

过南沙渡值雨

云意黯千山,春游兴未阑。

花深红雨重,草细绿云宽。

舟子频招渡,征人漫倚鞍。

纷纷贪利涉,南北几人还。

(0)

瑞州道中还临

垂杨绿处见残梅,桃李纷纷照眼来。

驿路风尘虚岁月,春山花鸟负尊罍。

道情孰与溪云定,世事应如塞马回。

揽辔郊原多胜概,不妨吟咏一徘徊。

(0)

登小金山·其二

晚过云林半似村,旋烧茶灶当清樽。

可人雪后溶溶月,晴照山房与竹门。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