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妖梦落天门,后世风流五柳存。
堪叹过江高阀阅,乌衣萎尽旧芳荃。
长沙妖梦落天门,后世风流五柳存。
堪叹过江高阀阅,乌衣萎尽旧芳荃。
此诗《咏史(其二)》由明代诗人薛始亨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长沙妖梦落天门”,以“长沙妖梦”暗喻历史上的某位或某群人物,他们的梦想或理想在“天门”——象征权力或理想的最高处破灭,暗示了历史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失落。
次句“后世风流五柳存”,“五柳”是陶渊明的别号,这里借指陶渊明及其代表的文人风骨与精神追求。此句表达了尽管历史洪流中个人理想可能消逝,但后世仍有人继承并发扬了这种精神,展现出一种文化传承的力量。
第三句“堪叹过江高阀阅”,“过江”典出东晋时期,指的是北方士族南渡,形成新的社会格局。“高阀阅”则指显赫的家族地位。此句感叹于历史变迁中,曾经显赫的家族地位如何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衰落,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一句“乌衣萎尽旧芳荃”,“乌衣”原指乌衣巷,此处泛指曾经繁华的景象或人物。“萎尽”形容繁华不再,“旧芳荃”比喻过去的美好事物。此句总结了前文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不再、美好消逝的深深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与象征手法,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文化的传承,以及个人理想与家族荣耀在历史长河中的脆弱与易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