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垂烟重,雪扬风轻,东风惯得多娇。
秀色依依,偏应绿水朱楼。
腰肢先来太瘦,更眉尖、惹得闲愁。
牵情处,是张郎年少,一种风流。
别后长堤目断,空记得当时,马上墙头。
细雨轻烟,何处夕系扁舟。
叮咛再须折赠,劝狂风、休挽长条。
春未老,到成阴、终待共游。
金垂烟重,雪扬风轻,东风惯得多娇。
秀色依依,偏应绿水朱楼。
腰肢先来太瘦,更眉尖、惹得闲愁。
牵情处,是张郎年少,一种风流。
别后长堤目断,空记得当时,马上墙头。
细雨轻烟,何处夕系扁舟。
叮咛再须折赠,劝狂风、休挽长条。
春未老,到成阴、终待共游。
这首宋词《胜胜慢·声声慢(其二)》是赵长卿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的旖旎画卷。开篇“金垂烟重,雪扬风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风中金色柳絮飘落,轻盈的雪花与微风共舞的场景,展现出春天的柔和与宁静。接着,“东风惯得多娇”赞美了东风的温柔,使得万物生长得格外娇艳。
“秀色依依,偏应绿水朱楼”进一步描绘了美景,绿水中映衬着朱红色的楼阁,景色宜人。词人笔下的女子身姿纤细,眉眼含愁,她的美丽和忧郁都让人心生怜爱。“腰肢先来太瘦,更眉尖、惹得闲愁”通过描绘女子的体态和神情,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离愁。
“牵情处,是张郎年少,一种风流”借张郎之名,赞美了女子的青春活力和风韵,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她的思念之情。接下来,词人回忆别后在长堤上眺望,只能回味往昔在马背上墙头的相遇,那份短暂而美好的记忆。
“细雨轻烟,何处夕系扁舟”描绘了傍晚时分,细雨轻烟中的江面,扁舟未归,让人不禁想象女子的孤独和期待。最后,“叮咛再须折赠,劝狂风、休挽长条”表达了词人希望女子能收到他的赠物,同时劝告狂风不要随意摇动柳枝,寓意留住春光,等待与她共享。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春景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十年京国,空孟浪解组,一身如叶。
浩荡凉飙来木末,霜满滹沱河北。
俯首浮名,惊心世路,回想头堪白。
书生傲骨,腰围宁使轻折。
拼取潦倒词场,醉眠锦瑟,挥手红尘别。
茅屋三间容膝了,何必平泉奇石。
雨笠云蓑,闲花野草,管领幽人业。
江山无尽,莫教辜负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