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温其见寄长句》
《次韵温其见寄长句》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七言律诗

拂衣归去隐岩扃,世事悠悠亦饱经。

午梦溪声摇户牖,夜吟花影转厢营。

已甘衰病安尧壤,岂有声名动汉廷。

好事髯翁每相过,幅巾藜杖喜逢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wēnjiàncháng
sòng / liúhuī

guīyǐnyánjiōngshìshìyōuyōubǎojīng

mèngshēngyáoyǒuyínhuāyǐngzhuǎnxiāngyíng

gānshuāibìngānyáorǎngyǒushēngmíngdònghàntíng

hǎoshìránwēngměixiāngguòjīnzhàngféngyíng

注释
拂衣:挥袖离去,形容洒脱。
岩扃:隐居的山岩小屋。
世事悠悠:指世间纷繁复杂的事物。
午梦:中午的梦境。
溪声摇户牖:溪水声仿佛在窗户边摇曳。
夜吟花影:夜晚吟诗时,花影在周围移动。
尧壤:比喻太平盛世,这里指作者的隐居之地。
声名动汉廷:名声震动朝廷。
髯翁:须发皆白的老者,这里指友人。
幅巾藜杖:古代文士常戴的头巾和手杖,表示简朴生活。
逢迎:迎接,这里指友人来访时的喜悦。
翻译
他轻轻挥袖离开,回到隐秘的山岩小屋,世间纷扰他也曾深深体验。
午后的梦境中,溪水声在门窗边回荡,夜晚吟诗时,花影在厢房间移动。
他已经甘心在安宁的晚年度过,怎会再有声名震动朝廷的想法。
老友须眉先生常常来访,他头戴幅巾手执藜杖,见到朋友总是满心欢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拂衣归去隐岩扃"表明诗人选择了归隐山林,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而"世事悠悠亦饱经"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已经历经并且充满了感慨。

"午梦溪声摇户牖"和"夜吟花影转厧营"两句,分别描绘了白天与夜晚的宁静生活。溪水的声音在午梦中轻轻摇动着窗棂,而夜晚则是花香伴随诗人的吟咏,在庭院中回旋。

"已甘衰病安尧壤"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名利的淡泊,已经满足于自己的平凡生活,不再追求什么荣誉或声名。"岂有声名动汉廷"则是强调这种态度,即便是在汉朝这样辉煌的时代,也不愿意因个人声名而被打扰。

最后两句"好事髯翁每相过,幅巾藜杖喜逢迎"描绘了诗人与世间友人的和谐相处。"好事"指的是那些美好的相聚时光,"髯翁"是对朋友的亲切称呼,而"每相过"则表明这些美好时刻经常发生。"幅巾藜杖喜逢迎"中的"幅巾"和"藜杖"都是古人行走时携带的物品,这里象征着朋友之间的随叫随到的亲密关系。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态。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咏地瓜·其四

酿成佳醴异香清,太白觞飞醉月倾。

却笑江陵千树橘,封侯空自博虚名。

(0)

留别诸耆老

瀛洲鸡犬好桑田,俗美敦庞自昔年。

讲让型仁期以后,还淳返朴望如前。

云山恋别留风雨,书剑随行隔海天。

多谢攀辕诸父老,从来不选大青钱。

(0)

秋日怀人并序·其二

山中宰相地行仙,矍铄精神晚节坚。

杜老诗篇开宝际,陶公禄米义熙前。

梅花纸帐寒无梦,乔木深山老有年。

一自朝云解脱后,藤床枯坐六如禅。

(0)

台湾纪巡诗·其十三

虚滩水落涨沙泥,南北中分虎尾溪。

一带草荒村舍少,年来新集有烝黎。

(0)

梅·其十五

烟锁云埋玉冰隈,香从何处贵疑猜。

行过寂寞江村路,始见琼瑶几树开。

(0)

梅·其十

雪冷前村流水香,溪桥千树月痕凉。

冰肌耐却寒威瘦,缟素魂交睹靓妆。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