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响犹天外,吟声似地中。
戴胜噪落景,龙喷清霄风。
引响犹天外,吟声似地中。
戴胜噪落景,龙喷清霄风。
这首诗《箫史曲》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张融所作,通过“引响”、“吟声”、“戴胜噪落景”、“龙喷清霄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画面。
“引响犹天外”,开篇即以“引响”形容音乐的悠扬,仿佛从天际传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吟声似地中”,接着以“吟声”与大地相联系,暗示音乐深入人心,如同地脉般深厚而广远。
“戴胜噪落景”,戴胜鸟在黄昏时分鸣叫,此处借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日暮的宁静,音乐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在此刻达到极致。“龙喷清霄风”,最后以“龙喷”比喻音乐的激昂与高远,如同清风一般穿越云霄,展现出音乐的磅礴气势与深远意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传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长途酒醒腊春寒,嫩蕊香英扑马鞍。
不上寿阳公主面,怜君开得却无端。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忆元龙、旧家湖海,不应年鬓衰槁。
翩翩竹马儿童喜,惊儿汉江归报。
归计早。
黄金印、征西已付诸郎了。
红云仙岛。
渺千里移春,浓薰细染,春意已倾倒。
西溪上,玉镜修眉翠扫。
题诗曾许谁到。
溪亭未入奚奴锦,望断绿波春草。
君且道。
人间世、虚名得似欢游好。
风流未老。
约款段随车,鸱夷载酒,迎我霜陵道。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