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章夏木蔽林居,犹是薇郎手植馀。
夹日松杉环子舍,避风鸟雀爱吾庐。
河山亡恙思稽阮,文物飘零感应徐。
欲扫幽阡拜遗碣,秋来久卧病相如。
千章夏木蔽林居,犹是薇郎手植馀。
夹日松杉环子舍,避风鸟雀爱吾庐。
河山亡恙思稽阮,文物飘零感应徐。
欲扫幽阡拜遗碣,秋来久卧病相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历史感的画面。诗人彭孙贻在陈几亭中翰的光隐轩题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联“千章夏木蔽林居,犹是薇郎手植馀”以“千章夏木”形容茂密的树木遮蔽了整个居住地,暗示这里曾有人精心栽种,留下绿荫。这里的“薇郎”可能是指陈几亭中翰,暗含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颔联“夹日松杉环子舍,避风鸟雀爱吾庐”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松杉环绕着住宅,不仅为居住者提供了庇护,也吸引了鸟雀前来栖息,增添了生活的乐趣与生机。
颈联“河山亡恙思稽阮,文物飘零感应徐”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文化的深沉思考。面对动荡的时代,诗人思绪万千,想到了稽康和阮籍这样的历史人物,他们曾在乱世中寻求精神的寄托。同时,诗人也感到了传统文化的飘零,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尾联“欲扫幽阡拜遗碣,秋来久卧病相如”表达了诗人想要祭扫先人的墓地,表达敬仰之情的愿望。然而,由于长期患病,未能如愿,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