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车齐向内家迎,一朵宫花下殿行。
自是和鸣应钟吕,凤仪原不为箫声。
香车齐向内家迎,一朵宫花下殿行。
自是和鸣应钟吕,凤仪原不为箫声。
此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婚嫁的华美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皇家婚礼的庄重与祥和。首句“香车齐向内家迎”,以“香车”象征着新娘的尊贵与华丽,而“内家迎”则暗示了皇家婚礼的隆重与庄严,营造出一种喜庆而又不失庄重的氛围。
接着,“一朵宫花下殿行”一句,通过“宫花”的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更寓意着新娘如同宫中盛开的花朵,美丽而娇艳,步入新生活。这一细节描写,既体现了对新娘的美好祝愿,也暗含了对皇家婚礼仪式的精心安排与重视。
“自是和鸣应钟吕,凤仪原不为箫声。”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新娘比作凤凰,象征着和谐与吉祥。其中,“和鸣”指的是凤凰的叫声,代表了夫妻之间的和谐与默契;“钟吕”是中国古代的乐器,象征着和谐的音乐,这里用来形容夫妻关系的和谐美好。同时,“凤仪”进一步强调了新娘高贵的气质与身份,而“不为箫声”则表明这种和谐与美好并非仅仅依赖于外在的形式或装饰,而是源自内在的品质与情感的真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婚礼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新娘形象的巧妙比喻,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婚姻与家庭和谐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纸帐绳床,蝶梦懵懂,青鸟漫催。
算年华七八,明朝便换,嘉平三七,芳信先回。
处处春幡,家家春酒,花胜人人簪上钗。
东皇驾,怎有迟有早,两日分开。徘徊消息疑猜。
且让尔、梅花先占魁。
想惊蛇赴壑,光阴易逝,闻鸡起舞,壮志都灰。
彩燕迟悬,银虬先报,今日条风分外佳。
晨光好,又何须半夜,偷送春来。
如此佳人,是王家养炬,谢家遏末。
三世貂蝉连北阙,年少东华释褐。
傅粉宫前,薰香殿侧,顾盼真英发。
临春结绮,旧游似有瓜葛。
而今零落堪怜,文园多病,赢得相如渴。
满目关河愁恨极,衰草浓烟涂抹。
醉矣堪呵,灰兮可溺,田也供人夺。
茫茫哀乐,四条弦子空拨。